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鉴定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的T细胞表位,探讨其诱导抗卵巢癌细胞免疫的分子基础.方法 利用表位预测和12结合力分析实验筛选6B11的互补决定区(CDR)人白细胞抗原(HLA)A0201结合肽.以负载肽的抗原递呈细胞刺激HLA-A2阳性的自体淋巴细胞,获得特异性细胞毒淋巴细胞(CTL),经51Cr释放实验确定6B11的CTL表位.以6B11特异性CTL为反应细胞、负载肽的树突状细胞为刺激细胞,经细胞增殖实验确定6B11的辅助性T细胞(Th)表位.经细胞因子含量测定和干扰素(IFN)γ分泌细胞频数分析,进一步验证获得的表位.结果 6B11轻链可变区CDR3肽(VL CDR3)诱导的CTL能杀伤靶抗原阳性的卵巢癌细胞,该杀伤作用能被抗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类分子抗体阻断,具有MHC-Ⅰ类分子依赖性,为6B11的CTL表位.6B11重链可变区CDR3肽(VH CDR3)能诱导6B11特异性CTL的增殖,该增殖作用大部分能被抗人MHC-Ⅱ类分子抗体阻断,具有MHC-Ⅱ类分子依赖性,为6B11 Th表位.6B11及其表位联合诱导的CTL与卵巢癌细胞共育后均分泌高水平白细胞介素(IL)2(分别为1630、1503 ng/L)、IFN-γ(分别为5620、5421 ng/L)和低水平IL-4(分别为253、274 ng/L),且存在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细胞频数分别为196个/1 ×106个T细胞和184个/1×106个T细胞.结论 6B11具有模拟卵巢癌抗原的CTL和Th表位,对于抗独特型抗体作为抗肿瘤疫苗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表达的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小鼠热休克蛋白70(6811ScFv/mHSP70)融合蛋白包涵体变性、复性条件,以确定其最佳体外复性条件。方法大肠杆菌表达大量融合蛋白6811ScFv/mHSP70:①比较不同的裂解液(8mol/L尿素和6mol/L盐酸胍)对包涵体的裂解效率及其对复性蛋白活性的影响;②探索序贯稀释方法,以及氧化还原环境和复性液中不同浓度L-精氨酸对蛋白稀释复性的影响;③比较稀释复性和柱。卜复性对融合蛋白复性效率及活性的影响。采用Bradford法测定包涵体裂解液与复性后蛋白浓度。所有复性蛋白活性的检测均采用ELISA方法。结果以包涵体形式表达6811ScFv/mHSP70蛋白:①经6mol/L盐酸胍裂解包涵体的效率远高于8mol/L尿素,但前者复性所得蛋白活性低,6mol/L盐酸胍彻底裂解的包涵体经8mol/L尿素透析后再复性,复性效率显著提高;②序贯稀释方法可提高蛋白复性效率;加入0.5mol/L L-精氨酸可降低稀释复性过程中蛋白聚集物的产生,提高复性效率;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浓度比为1:5时,可提高复性后蛋白活性;③柱上复性可一步完成蛋白的复性和纯化,所得蛋白纯度较高,但复性效率和复性后蛋白活性较稀释复性低。结论本研究建立了6811ScFv/mHSP70融合蛋白的最佳复性条件:包涵体经6mol/L盐酸胍彻底裂解后,再经8mol/L尿素透析,然后进行序贯稀释复性,且复性液中加入0.5mol/L L-精氨酸和GSH:GSSH=1:5以提高复性效率和蛋白活性,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免疫功能正常的C57BL/6小鼠体内建立上皮性卵巢癌腹腔转移瘤模型及皮下瘤模型,为卵巢癌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体外培养近交系C57BL/6小鼠卵巢上皮低分化腺癌细胞株ID-8,将对数生长期的ID-8细胞按1×10^7、5×10^6、1×10^6和1×10^5个细胞/只的剂量,分别接种于6~8周雌性SPF级C57BL/6小鼠腹腔及左侧肩部皮下,共8组,每组6只。观察腹腔瘤及皮下瘤的成瘤时间、成瘤率、腹水、腹腔肿瘤转移情况及小鼠生存期;处死小鼠时留取主要脏器、腹腔肿瘤及皮下肿瘤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另外6只小鼠接种5×10^6个ID-8细胞,分别在4、8、16周后处死进行系统解剖,做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将不同数量的ID-8细胞接种C57BL/6小鼠腹腔及皮下后,成瘤率均为100%,腹腔瘤模型组:腹腔注射1×10^5,1×10^6,5×10^6,1×10^7个ID-8细胞,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41±6.7)d、(122.8±4.5)d、(83.4±7.2)d和(74.4±4.5)d,随着肿瘤细胞接种负荷增加,动物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皮下瘤组:1×10^7细胞组和5×10^6细胞组,1周左右成瘤;1×10^6细胞组,3周左右成瘤;1×10^5细胞组,6周左右成瘤。随着肿瘤接种负荷的增加,肿瘤直径和体积明显增大(P〈0.05)。结论 C57BL/6小鼠腹腔瘤模型类似人类Ⅲ、Ⅳ期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皮下瘤模型更易于观察免疫治疗或药物治疗的疗效。在免疫功能正常的C57BL/6小鼠建立的ID-8细胞卵巢癌肿瘤模型,是适合于卵巢癌分子和免疫治疗研究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 6B11ScFv 与小鼠热休克蛋白 70(mHSP70)融合蛋白 6B11ScFv/mHSP70,并初步鉴定其免疫活性。 方法 根据 Genebank 上已发表的 mHSP70 基因序列(NM_010478)合成引物行 PCR 扩增,以扩增所得 mHSP70 基因插入 pET30a(+)-6B11ScFv 质粒后转化入 E.coli DH5α,获得 pET30a(+)-6B11ScFv/mHSP70 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 pET30a(+)-6B11ScFv/mHSP70 重组质粒转化入 E.coli BL21(DE3),获得 E.coli BL21(DE3)[pET30a(+)-6B11ScFv/mHSP70]重组菌株。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行 SDS-PAGE 分析,对表达产物进行复性和 Ni2+-NTA 柱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 ELISA 方法进行鉴定和免疫活性检测。 结果 6B11ScFv/mHSP70 融合基因测序结果基本与理论序列相符。SDS-PAGE 分析显示,重组菌株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相符。复性、亲和层析纯化后的蛋白复性率达 20.9%,蛋白纯度达 95% 以上。蛋白质印迹分析证实 6B11ScFv/mHSP70 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 104 000,ELISA 检测表明其具有 6B11ScFv 和 mHSP70 的免疫 活性。 结论 构建表达的 6B11ScFv/mHSP70 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外抗卵巢癌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联合CA125水平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内异症组)46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36例、卵巢非内膜异位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组)60例和健康妇女(对照组)50例血清中HE4和CA125水平,结果以中位数表示.血清HFA和CA125正常值分别为0~150 pmo/L和0~35 kU/L,单独或联合检测时,其中任一指标高于正常上限即定为阳性.通过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反映诊断的准确性;以Mann-Whitney U 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探讨两项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卵巢内异症囊肿的价值.结果 (1)HE4水平:内异症、对照、良性肿瘤组妇女血清HE4水平分别为52.4、51.0、50.0 pmoL/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患者HE4水平为507.5 pmoL/L,与其他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125水平:卵巢癌、内异症、良性肿瘤及对照组妇女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743.0、84.9、15.4、11.5 kU/L,卵巢癌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项榆测结果:卵巢癌组以内异症组为参照时,HE4和CA125笛单项检测的AUC分别0.933和0.821,其特异度为95%时的敏感度分别为79.6%和49.0%;内异症组以对照组为参照时的AUC为0.453;以良性肿瘤组为参照时的AUC为0.496.(4)联合检测结果:卵巢癌组以内异症组为参照时,HE4联合CA125检测的AUC为0.936,其特异度为95%时的敏感度为81.0%.结论 HE4水平可作为卵巢内异症囊肿的鉴别诊断依据之一,HE4联合CA125水平检测能有效鉴别卵巢内异症囊肿和卵巢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粘着斑激酶(FAK)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AK与卵巢癌的关系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卵巢癌组织FAK的表达情况,分别用人工半定量分析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判定结果,并与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人工半定量分析与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高度正相关。FAK在正常卵巢、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依次增高(P〈0.05),高表达率分别为0、6.7%、40%、81.9%。手术病理期别高、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有腹水的患者癌组织FAK表达量高(P〈0.05);癌组织FAK高表达与生存期短相关(P=0.063〈0.1)。结论 FAK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及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辅助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手段。过继免疫细胞治疗相继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树突状细胞(DC)-CIK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细胞等。日前开展的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临床研究在肿瘤治疗中已经体现出显著的疗效,肿瘤免疫治疗成为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如何选择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方法和时机,治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应当怎么做,如何得到更有说服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对目前的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现状和未来5年发展做一概述,初步探讨临床研究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方向。  相似文献   
8.
卵巢癌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免疫原性肿瘤,以免疫治疗为主的生物治疗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一种新的辅助治疗卵巢癌的方法。肿瘤睾丸抗原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或治疗靶标,是当前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多项研究表明,肿瘤睾丸抗原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好的前景。本文综述目前在卵巢癌中研究较为广泛的3种肿瘤睾丸抗原(cancer testis antigen,CTA)NY-ESO-1、精子蛋白17(sperm protein 17,Sp17)和精子相关抗原9(sperm associated antigen 9,SPAG9)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同步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998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OEC的5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OEC同步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3例(OEC同步内膜病变组)及单纯OEC患者43例(单一OE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术后病理及预后。结果56例OEC患者中,同步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的比例为23%(13/56)。与单一OEC组比较,OEC同步内膜病变组患者的确诊年龄[分别为(52.7±10.2)、(44.9±8.3)岁]、已绝经的比例[分别为53%(23/43)、2/13]、有高血压病史的比例[分别为28%(12/43)、0/13]降低,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初潮年龄、手术前后血清CA125水平以及有痛经史、未生育、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病史、有糖尿病病史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EC同步内膜病变组、单一OEC组患者的首发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比例分别为5/13、9%(4/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2,P=0.012)。两组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肿瘤最大径、肿瘤发生侧别、腹水量、转移部位、卵巢肿瘤病理切片中是否出现内异症病灶、手术方式、是否行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术、术后化疗方案、化疗疗程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EC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为91.6%,整体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6.6%,其中OEC同步内膜病变组、单一OEC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93.4%,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1%、77.3%,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E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病理分期(P=0.006)及残留灶大小(P=0.020)。结论OEC患者中同步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的比例较高;OEC同步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较单纯OEC患者年轻,首发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者多见;OEC是否同步子宫内膜病变并不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年轻肿瘤患者发病率和治愈率的提高,患者保存生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卵巢组织冷冻移植作为女性生殖力保存的一种方法,具有生育力储备大、不受生理周期影响、适用于青春期前的年轻女性患者以及无法进行促排卵治疗的肿瘤患者等优于卵子冷冻和胚胎冷冻的独特优势,在肿瘤生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卵巢冷冻移植在技术和应用上还存在一些客观问题,本文综述了卵巢组织冷冻移中的冷冻复苏、存活检测、肿瘤残留检测、体外培养诱导卵泡发育、体内移植及受精发育等众多技术环节,论述了每一环节的具体技术方法、进展以及影响成败的关键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为广大医务和科研工作者全面了解卵巢组织冷冻移植在肿瘤生殖学中的应用和进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