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护理工作中差错事故的多少,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疏忽大意都可酿成严重后果,造成终生遗憾。现就如何防范事故差错的发生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兰 《陕西中医》1998,19(7):308-308
采用自拟扶正止血汤(黄芪、太子参、生田七、乌贼骨、地榆炭、槐花炭等)加味配合西医支持对症处理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6例,治愈40例,总有效率92.8%。提示本方法具有化瘀止血、调和营血、扶正固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监护措施。方法:将260例患者收入NICU,进行多系统的综合监护,对不同的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严密监测与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为20%。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只要监护措施得当,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次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K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及其再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总结2000—2004年北京45家医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IVIG无反应性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36h后体温仍超过38·5℃。结果1107例患儿纳入研究对象,1092例有急性期治疗资料,1052例(96·3%)接受IVIG治疗,135例对首次IVIG治疗无反应,发生率12·8%(135/105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沉、GPT、WBC、发病至用IVIG的时间、血浆白蛋白及IVIG治疗剂量,是IVIG无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IVIG无反应者8例给第2剂2g/kg IVIG,5例热退;114例给1g/kg剂量IVIG治疗,35例(30·7%)热退;11例给400~600mg/kg IVIG,1例(9·1%)热退;2例给糖皮质激素,2例均热退。4种再治疗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第2剂2g/kg IVIG治疗较其它再治疗所需进一步IVIG或激素治疗次数少,体温恢复快。结论约12·8%KD患儿对初次IVIG治疗无反应。血沉、WBC和GPT、血浆白蛋白、IVIG使用方法及起病至用IVIG的时间,是IVIG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初次IVIG无反应患儿推荐使用第2剂2g/kgIVIG,对2次2g/kgIVIG治疗仍无效者可以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首次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K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及其再治疗方法的选择。 方法总结2000—2004年北京45家医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IVIG无反应性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36h后体温仍超过38.5℃。 结果1107例患儿纳入研究对象,1092例有急性期治疗资料,1052例(96.3%)接受IVIG治疗,135例对首次IVIG治疗无反应,发生率12.8%(135/105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沉、GPT、WBC、发病至用IVIG的时间、血浆白蛋白及IVIG治疗剂量,是IVIG无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IVIG无反应者8例给第2剂2g/kg IVIG,5例热退;114例给1g/kg剂量IVIG治疗,35例(30.7%)热退;11例给400~600mg/kg IVIG,1例(9.1%)热退;2例给糖皮质激素,2例均热退。4种再治疗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第2剂2g/kg IVIG治疗较其它再治疗所需进一步IVIG或激素治疗次数少,体温恢复快。 结论约12.8%KD患儿对初次IVIG治疗无反应。血沉、WBC和GPT、血浆白蛋白、IVIG使用方法及起病至用IVIG的时间,是IVIG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初次IVIG无反应患儿推荐使用第2剂2g/kgIVIG,对2次2g/kg IVIG治疗仍无效者可以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晕厥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儿童晕厥中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S)最常见,50%以上的晕厥属于血管迷走性晕厥[1]。直立倾斜试验(head upright tilt test,HUT)对不明原因晕厥进行了诱发试验,已成为诊断VS的重要方法,为VS提供了直接依据和标准[2~4]。近几年来HUT的方法学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组拟通过对5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的试验观察,以探讨适用于儿童的简便易行的倾斜试验方法。对象和方法一、对象2001年8月以来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患儿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6~16岁,平均年龄(11.0±2.2)岁;病程5d~3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辅助对II型呼吸衰竭治疗的护理配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6例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甲泼尼龙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02%,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示,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II型呼吸衰竭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调查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现况,分析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特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法、方便抽样,应用人口学问卷、特质应对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PTGI),于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肿瘤内科,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确诊癌症大于3个月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教育程度、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宗教信仰间PTG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种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F=3.970,P<0.05)。PTGI总分与积极应对、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有显著正相关(P<0.05),与客观支持没有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4.674+3.500*疾病+1.036*主观支持+3.282*支持利用度(F=23.988, P<0.05),模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癌症患者普遍存在创伤后成长,疾病是影响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的重要人口学因素;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能促使癌症患者创伤后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易诊断,治疗方案明确,因此,在抢救过程中,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抢救护理措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临床特点,提高对ALCAPA的认识。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我院心脏中心门诊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收治但最终诊断为ALCAPA的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ALCAPA的患者女性7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2~10个月,平均年龄5.3个月。8例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气促、喘息、声哑、多汗及喂养困难等心力衰竭(心衰)症状。病初均于首诊医院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心电图、心脏超声及心脏增强CT均有较为特征性的改变。结论:小儿ALCAPA病例临床常易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混淆。对于临床诊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患儿应注意其心电图表现。其中符合ALCAPA心电图特点的病例,反复探查其心脏彩超并进行心脏增强CT、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助于ALCAPA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