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PH4.0的无菌液体阴道冲洗法取样进行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检测与常规取宫颈粘液和阴道分泌物检测法比较,以证实该取材法的可行性和产用性。对拓宽临床检验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247例女性患者采用三种不同取材法进行解脲支原体感染检出结果分析;结果提示三种取材法的检出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剖腹产预防HBV母婴传播作了研究。结果剖腹产组婴儿脐血HBsAg检出率为29.17%(7/24),正常分娩组为18.18%(10/55),说明效果不佳。本文检测泸州地区783名产妇HBsAg阳性率为10.09%,对影响HBV母婴传播的因素及剖腹产婴儿HBsAg检出率的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动物口服心安颗粒后,小鼠胸腺、脾脏等重要免疫器官重量增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PH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使HC50升高。说明该制剂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细菌荚膜染色方法,以改良荚膜染色的效果。方法用肺炎链球茵、葡萄球菌培养物小白鼠腹腔注射,产气荚膜杆菌培养物采用小白鼠尾静脉注射,并腹腔注射荚膜保护液,最后取腹腔液涂片。用5g/dl石碳酸复红、特殊媒染剂、1.48g/dl美蓝酒精饱和溶液染色。结果茵体呈紫红色,荚膜呈浅蓝色,背景无色,无假荚膜。结论此法具有操作简单且成功率高,荚膜厚、大,易分辨,染色稳定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荚膜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解脲脲原体引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可导致不育不孕和自然流产,但其是否为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之一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是导致胎儿畸形重要因素之一。设计:以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医学院的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对象:选择1995/1997由泸州医学院微免教研室对泸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和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16例畸形胎儿(女3例,男13例)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方法:对16例畸形胎儿脐带血,畸形儿父亲的精液和异常妊娠产妇的宫颈黏液或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分离。采用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11例夫妇进行治疗,然后追踪再次妊娠及生育现象。主要观察指标:脲脲原体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结果:16例中11例解脲脲原体阳性,阳性率为69%。11例解脲脲原体阳性抗风疹病毒、抗巨细胞病毒、抗弓形抗体和染色体均未发现异常。已追踪到的4例再次妊娠结果、妊娠过程正常,新生儿发育良好,追踪观察到2岁未发现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结论: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从而为干预胎儿畸形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实验证实肝原颗粒有保肝降酶作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溶血空斑实验及大鼠E花结形成实验证实肝原颗粒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医学院校实验室担负着进行医学实验教学、医学科研、开发医学科学技术等重要使命。实验室改革,加强人和物的管理是关键,提高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使用率,改革实验教学,增设综合性试验,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9.
3种菌种保存法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菌种的保存法很多 ,如 :琼脂斜面法 [1 ]、高层半固体琼脂保存法 [2 ]、庖肉培养基保存法、脱纤维羊血冷冻菌种保存法等。一些方法比较简便 ,但保存时间短 ,传代频繁 ,菌种易变性 ;一些方法虽能长期保存菌种 ,但操作复杂 ,所需设备较多。为能建立一种操作简便、保存时间长、菌种稳定性好、勿需较高设备条件的保存方法 ,本文就我们实验室中最常用的 3种进行比较性研究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保护剂牛奶的准备 :从奶场购得新鲜牛奶 ,经脱脂棉反复 3次过滤后 ,10磅 10 min高压蒸气灭菌后 ,冰箱保存备用。 2菌种管的处理 :先经清洁液…  相似文献   
10.
背景解脲脲原体引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可导致不育不孕和自然流产,但其是否为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之一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是导致胎儿畸形重要因素之一.设计以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医学院的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对象选择1995/1997由泸州医学院微免教研室对泸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和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16例畸形胎儿(女3例,男13例)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方法对16例畸形胎儿脐带血,畸形儿父亲的精液和异常妊娠产妇的宫颈黏液或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分离.采用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11例夫妇进行治疗,然后追踪再次妊娠及生育现象.主要观察指标脲脲原体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结果16例中11例解脲脲原体阳性,阳性率为69%.11例解脲脲原体阳性者抗风疹病毒、抗巨细胞病毒、抗弓形抗体和染色体均未发现异常.已追踪到的4例再次妊娠结果、妊娠过程正常,新生儿发育良好,追踪观察到2岁未发现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结论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从而为干预胎儿畸形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