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抑那通对注射卡铂大鼠生殖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4组,即卡铂组,卡铂+抑那通组,抑那通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接受卡铂、卡铂+抑那通、抑那通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结束后经腹主动脉采血,测定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摘除双侧卵巢和子宫,分别称湿质量并在光镜下进行形态学和病理学观察,进行各级卵泡记数,典型图像照相等.结果 卡铂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体质量均明显减轻(均P<0.05),卵巢及子宫湿质量均明显下降(均P<0.05),各级卵泡数目明显减少(均P<0.05),且伴有间质纤维化,坏死,细胞呈退行性变化,体积缩小,空泡样改变,黄体纤维化,血管减少;FSH明显升高(P<0.05),而E2值显著下降(P<0.05);卡铂+抑那通组初级卵泡数量明显多于卡铂组(P<0.05),且未见间质细胞纤维化或坏死.结论 抑那通的先期应用对预防化疗所致的大鼠生殖功能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sFLT1)和CD105水平变化对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科收治的97例EC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发生EC转移者42例(EC转移组),无转移者55例(EC无转移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5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VEGF、sFLT1和CD105水平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三者水平变化对预测EC转移的价值。结果:EC转移组、EC无转移组患者血清VEGF、VEGF/sFLT1、CD10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C转移组VEGF、VEGF/sFLT1水平高于EC无转移组(P<0.05),EC转移组、EC无转移组患者血清sFL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EC转移组血清sFLT1水平低于EC无转移组(P<0.05)。EC转移患者血清VEGF、sFLT1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分级、浸润肌层深度无关(P>0.05),EC转移患者血清CD105水平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浸润肌层深度均无关(P>0.05)。ROC曲线显示,VEGF的AUC为0.901,当临界值>503.26 pg/ml时,诊断敏感性为78.57%,特异性为94.00%;sFLT1的AUC为0.876,当临界值≤62.35 pg/ml时,诊断敏感性为73.81%,特异性为86.00%;CD105的AUC为0.692,当临界值>89.67 U/L时,诊断敏感性为64.30%,特异性为86.00%。VEGF是影响EC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FLT1是影响EC转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EC转移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sFLT1水平降低,VEGF/sFLT1比值升高,血清VEGF、sFLT1对EC转移患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EC转移的影响因素,可作为EC转移的潜在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形态结构与性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及意义。②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将我院妇产科就诊存在排卵障碍的多囊卵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为单纯药物诱导排卵组,对照组为药物诱导排卵同时加用阿司匹林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求配偶体检正常,精液检查正常。两组患者均在着床期行超声观察子宫内膜情况,进行Salle评分比较,同时取子宫内膜检测性激素受体含量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分析。③结果正常组与病例组Salle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结论阿司匹林可以改善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内膜的形态,调整性激素受体的比例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莪术油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组织学诊断为CIN患者100例,CIN Ⅰ 33例行Leep术,CINⅡ33例及CINⅢ34例行冷刀锥切术,(均为切缘不净,要求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拒绝补充二次手术),术后第7天补充莪术油栓1.74g/粒,每晚l粒置于宫颈处,(月经期停用),连续用药3个月,阴道镜下官颈组织取活检,再次作病理免疫组化检测Ki67、P16、P53蛋白表达,与用药前蛋白表达比较.结果:不同组别CIN患者莪术油治疗后P16蛋白阳性表达率较莪术油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ki67蛋白阳性表达,除CIN Ⅰ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CINⅡ、Ⅲ组患者莪术油治疗后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莪术油治疗CIN患者后能够有效降低P16、P53、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莪术油对CI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切除术(TVH)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良性子宫疾病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LAVH组45例和TVH组35例,对比两组中转开腹例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LAVH组患者的中转开腹例数、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比TVH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扩宽了阴式手术的适应证,降低了阴式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亮丙瑞林(GnRH-a)对大鼠顺铂所致卵巢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SPF级别12周龄SD雌鼠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d。B组为顺铂组,C组为亮丙瑞林(GnRHa)+顺铂组,D组为单用亮丙瑞林组。于间情期C、D组皮下注射亮丙瑞林0.25mg/只(单次给药)。B、C组腹腔注射顺铂2mg/(kg.d),连续用药10天。用药结束后及结束后30天分别每组处死8只;每组剩余的雌鼠按2:1与雄鼠交配,产仔后处死。称体重、卵巢及子宫重量,统计卵泡数量和各级卵泡直径,观察卵巢和子宫病理学变化。测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观察孕鼠产仔数量及外观。结果:用药结束后B、C组大鼠精神及饮食状况差,体重及子宫重量下降(P<0.05),以B组最为明显(P<0.05)。用药结束后30天4组大鼠体重增加,B组体重恢复得最慢(P<0.05)。用药结束后B、D组子宫黏膜层变薄,纤维成分多,子宫腺体少。C组子宫黏膜层变薄,但腺上皮细胞比B组清晰,有顶浆分泌现象。C、D组原始卵泡较多,生长卵泡、成熟卵泡数减少,各级卵泡的粒细胞层明显减少(P<0.05)。B组成熟卵泡减少明显(P<0.05)。用药结束后30天,B、C、D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腺体量均有所改善。B组成熟卵泡数减少(P<0.05)。C组和D组成熟卵泡数增多(P<0.05)。用药结束后B、C、D组FSH升高,E2下降(P<0.05),B组与C、D组相比,FSH升高,E2下降更明显(P<0.05)。用药结束后30天,C、D组FSH降低,E2升高(P<0.05)。4组鼠仔未见畸形,B组产仔数减少。结论:顺铂对大鼠卵巢有毒性作用。亮丙瑞林可使原始卵泡数增多,卵泡处于静止期,降低顺铂对卵巢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与分析人工流产患者术后性生活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245例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FSFI问卷对患者基本情况(年龄、婚姻状态、患者及配偶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和治疗情况(手术方式、人工流产次数、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同时以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人工流产患者术后性生活状态的关系。结果 245例人工流产患者的FSFI问卷评估结果较差,且不同基本情况(年龄、婚姻状态、患者及配偶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和治疗情况(手术方式、人工流产次数、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FSFI问卷评估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态、患者及配偶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手术方式、人工流产次数、心理状态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是此类手术患者术后性生活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人工流产患者术后性生活状态较差,且年龄、婚姻状态、患者及配偶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手术方式、人工流产次数、心理状态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是其影响因素,应当根据这些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性激素受体的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03~2012-03在我院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的PCOS患者78例作为病例组。来我院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而要求(IVF—ET)的正常妇女3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植入窗期应用宫腔吸管取出部分内膜组织后行胚胎移植,测定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统计两组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与病例组的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上ER表达在生化妊娠组、早期流产组、未妊娠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R的表达则较正常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组的ER、PR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病例组中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上ER,PR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性激素受体异常表达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