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白丽  马志超  付姣 《海南医学》2010,21(22):25-27
目的探讨IL-18、IL-13和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5例健康对照者和3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诱导痰和血清中IL-18、IL-13、TNF-α的浓度,研究IL-18、IL-13、TNF-α与肺通气功能、体重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血清及诱导痰中IL-18、TNF-α较健康对照组升高;急性加重期血清、诱导痰中TNF-α、IL-13较缓解期升高;缓解期血清及诱导痰中IL-18、TNF-α与FEV1呈负相关;急性加重期诱导痰中的IL-13与FEV1呈负相关;缓解期血清、诱导痰中IL-18和急性加重期血清IL-18与BMI呈负相关。结论 IL-18和TNF-α等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气道炎症与全身炎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并可能导致肺功能的慢性持续性损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过程中有全身及气道多种细胞因子的启动、参与,IL-13可能是急性加重期肺功能急剧下降更重要的细胞因子;IL-18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冠心病 (CHD)并 2型糖尿病 (NIDDM)患者血栓形成前状态 (PTS)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对 2 0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2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2 8例UAP并NIDDM患者以及2 0例正常人体内PTS分子标志物、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脂质过氧化物水平进行系列检测。结果 :CHD患者尤其是并NIDDM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PTS分子标志物变化 ,并且以并糖尿病 (DM)微血管病变者或伴有心脏事件发生者更为明显 ,与此同时 ,这些患者的内皮功能障碍及脂质过氧化损伤明显。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脏事件发生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Ⅲ、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 14 0、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尤其密切 ,并且后者变化与内皮功能失调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密切相关。结论 :CHD尤其是并NIDDM患者存在明显的PTS分子标志物变化 ,这种变化在DM微血管病变者尤其明显 ,并与心脏事件发生密切相关。其产生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评价Cyfra21-1对癌性胸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结核性胸液和30例癌性胸液患者胸液中的Cyfra21-1含量。结果Cyfra21-1临界值为≤14.23ng/ml。当特异性为90%时,诊断癌性胸液的敏感性73.33%。结论胸液Cyfra21-1的检测对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口市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性别、年龄、季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07年住院及门诊19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男童;半岁以内的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意义不大;7~14岁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约50%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春夏季阳性率差别不大,全年秋季阳性率最低,冬季最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该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的病原之一,寻找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已成为保护儿童健康成长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泻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积分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腹泻型PI-IBS患者30例(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分离培养两组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ISA检测外周血及细胞培养上清波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结肠镜取结肠黏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肠黏膜IFN-γ及IL-10蛋白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IFN-γ、IL-10水平变化与临床症状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时象外周血中IL-10、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BMC分离培养液中IFN-γ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肠道主要症状积分与PBMC培养上清液及结肠黏膜中IFN-γ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5、0.94,P<0.01),与IL-10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2、-0.79,P<0.01).结论 IFN-γ/IL-10失衡可能参与腹泻型PI-IBS发病,并可作为疾病活动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6.
结肠黏膜肥大细胞(MMC)参与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已有报道。MMC是一氧化氮(NO)的内生来源之一,NO在胃肠道生理及病理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关于NO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本研究初步探讨IBS时NO和MMC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儿童全血中钙、铁、锌、镁、铜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对肺炎支原体患儿进行血清MP抗体测定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全血中钙、铁、锌、镁、铜含量,分析MP感染者与非感染者全血中钙、铁、镁、铜、锌含量的差异。结果 MP感染患儿全血锌,全血铁含量明显低于非感染者(P〈0.01)。结论治疗MP感染的患儿的同时,及时补充铁、锌等微量元素,以防治MP感染的肺外并发症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聚合酶链反应早期诊断小儿肺炎衣原体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TWAR)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人类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我们自1995年11月至1996年11月用PCR技术检测小儿呼吸道感染483例,达到早期诊断肺炎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抗原多肽抗体谱(E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和抗心磷脂抗体(ACA)在狼疮性肾炎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ANA,蛋白芯片法测定ENA多肽抗体谱,金标法测定抗ds-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CA,酶标法测定ACA,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狼疮性肾炎患者组这五项指标都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这五项指标对SLE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不相同。结论ANA作为狼疮性肾炎最重要的一类抗体,可作为初筛指标,ENA7个位点抗体检测提高AN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dsDNA抗体可作为治疗监测的指标,ANCA对病情活动监测有意义,抗心磷脂抗体(ACA)是一种自身抗体,与其他自身抗体联合测定对于狼疮性肾炎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BS)小鼠的影响.方法 将84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I-IBS组、诱导+PI-IBS组、诱导组,每组21只.PI-IBS组给予旋毛虫感染;诱导+ PI-IBS组先给予热预处理,再给予旋毛虫感染;诱导组只给予热预处理,正常对照组不给予处理.Western blot检测肠道HSP70蛋白表达量,观察肠组织病理学表现,对肠组织行炎症评分,观察腹壁撤退反射(AWR)以评估内脏敏感性,观察肠道传输时间及粪便Bristol评分以评估肠道动力,ELISA检测肠道炎症细胞因子浓度.结果PI-IBS组、诱导组HSP70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诱导+PI-IB组较PI-IBS组亦明显丹高(P<0.01).PI-IBS组肠道炎症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诱导+PI-IBS组明显低于PI-IBS组(P<0.01),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IBS组AWR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诱导+ PI-IBS组明显低于PI-IBS组(P<0.01),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IBS组肠道传输时间比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而诱导+P[-IBS组明显长于PI-IBS组(P<0.01),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IBS组Bristol评分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诱导+ PI-IBS组明显低于PI-IBS组(P<0.01),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I-IBS组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1),而IL-17、IFN-γ、TNF-α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与PI-IBS组比较,诱导+PI-IB组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1),而IL-17、IFN-γ、TNF-α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IL-10、IL-17、IFN-γ、TNF-α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肠道HSP70可通过调节肠道炎症细胞因子平衡来改善PI-IBS时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