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和利陪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利培酮组为90.0%(27/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奥氮平组少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奥氮平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5例少年抑郁症患儿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与氟西汀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少年抑郁症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少年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情况。方法:对沈阳市苏家屯区精神卫生中心及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各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疗效、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沈阳市苏家屯区精神卫生中心新型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14%,显效率43%;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新型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83%,苏家屯区显效率78%。结论: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精神分裂症使用新型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和显效率均优于沈阳市苏家屯区精神卫生中心。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由此导致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人数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在大型综合医院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比较规范,但在社区医院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治仍然存在认知上的差异。面对社区骨质疏松症认知诊治率偏低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强化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培训,使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和诊治水平得到提升,充分发挥社区全科医生的健康守门人作用,进一步普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意识,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闫凤娟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54-54,5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MMSE和MoCA评估的特点,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9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抑郁组,3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均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测查,排除得分低于正常值者,再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记录各项得分。结果抑郁组的MMSE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计算力和回忆认知功能水平下降(P〈0.05);MoCA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执行、注意和延迟回忆认知功能水平下降(P〈0.05)。抑郁组和对照组的MoCA与MMSE总得分成正相关(γ=0.626,P〈0.05),MoCA对MMSE达到正常值范围内的抑郁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是49.3%。结论抑郁患者的MMSE和MoCA评分均有降低,但MoCA相对MMSE敏感性较高,对评价其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对更为全面和客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80.0%,利培酮组显效率为73.3%。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少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80.0%,利培酮组显效率为73.3%。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少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冰毒、摇头丸等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识别该种精神障碍的能力。方法对滥用冰毒或摇头丸,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做临床分析。结果冰毒、摇头丸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多为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类似。精神障碍者经脱离毒品及对症治疗,精神病性症状均在短时间内消失,预后较好。临床上应注意和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