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初诊高血压病患者心理、个性和行为特征对控烟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84例初诊高血压病吸烟患者行控烟治疗,连续3个月后评价控烟效果,并采用A型行为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控烟效果佳者38例,占45.24%;控烟效果差者46例,占54.76%.前者A型行为问卷、EPQ问卷(除外内外向性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后者(P<0.05,P<0.01);SCL-90除偏执、阴性项目外,其余项目评分均显著优于后者(P<0.05,P<0.01).结论 A型行为类型、神经质和精神病性人格特征及负性情绪是影响控烟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此类患者实施控烟的同时予以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望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左室假腱索与室性早搏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室假腱索与室性早搏关系探讨首都儿科研究所(100020)李路萍吴进郑彤熊永强李竞李家宜1981年日本人Mishimura首先报道了左室假腱索的超声表现[1]。以后又有许多报道认为左室假腱索与心脏收缩期杂音及室性早搏有关[2,3]。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脑外伤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行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残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为29.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颅骨损伤并脑积水,可有效促进脑组织局部血流恢复,防止受损脑组织再损伤,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与改善,且手术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白血病患者化学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粘附酵母菌花环法测定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ELISA法检测TSGF含量和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白血病患者RBC-C3bR降低,RBC-IcR升高,TSGF含量和端粒酶活性增高(P<0.05);经常规化疗后,RBC-C3bR回升,RBC-IcR下降,TSGF含量和端粒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白血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TSGF含量和端粒活性与化疗效果相关,可作为监测白血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最近研究表明胰岛素刺激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是通过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1、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等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完成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通过对磷酸酪氨酸的去磷酸化,调节胰岛素受体活性,从而影响胰岛素信号转导[1,2].我们利用宝灵曼公司的检测盒,设计了红细胞胞质PTP活性的测定方法,并初步应用于临床,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通过对合成工艺和催化剂的优化和选择,合成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生物降解材料。 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10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完成。以L-乳酸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的一步法合成可生物降解的聚L-乳酸。乳酸首先在无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自催化缩聚反应,生成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预聚物OLLA;然后将催化剂加入到OLLA中继续反应,最后得到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实验考察了预聚条件、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催化剂溶解程度、聚合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氢谱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分析确认,通过凝胶气相色谱测定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结果:L-乳酸在140 ℃下,先在30 kPa下脱水反应2 h;然后减压至5 kPa继续反应4 h,可得到黏均相对分子质量(Mη)为6 500左右的OLLA。以SnCl2-TSA复合体系为催化剂,按SnCl2与OLLA质量比= 0.4%,TSA:SnCl2=1.0(mol/mol)的用量和配比,将催化剂加入OLLA中并充分溶解后,在165 ℃左右,5 kPa下搅拌反应8 h左右,至反应物出现爬杆现象时终止反应,可得到Mη约为65 000的聚L-乳酸。 结论:在优化的工艺条件和催化剂下,能够在较短时间(8 h)内获得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L-乳酸,使该生物降解材料具备了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郑彤 《临床误诊误治》2003,16(3):222-222
【病例】 男 ,17岁。因发热、咽痛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3天就诊。查体 :体温 3 7 8℃ ,双侧颌下、颈外侧区区均可触及数个绿豆大小的肿大淋巴结 ,质中 ,无红肿 ,轻度压痛 ,活动度可。咽充血 ,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罗音。血白细胞 6 4×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5 ,淋巴细胞 0 5。X线胸片未见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及颈淋巴结炎 ,先后给予螺旋霉素、青霉素及清开灵等药物治疗无效。发病第 4天 ,患者前胸及双上肢皮肤出现红色针尖样皮疹 ,前胸部居多 ,无明显瘙痒 ,压之褪色 ,考虑药物疹。 3天后皮疹自行消退 ,继之双侧腹股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联合多个炎症指标探讨脂联素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检测了51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45例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和正常对照24例的血清脂联素、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Ⅰ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四项指标差异显著(P<0.01),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稳定心绞痛组相比.脂联素、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有显著差异(P<0.05);不稳定心绞痛组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呈明显负相关(r=-0.554,P<0.001),而与其它指标无显著相关;稳定性心绞痛组脂联素与其它指标亦无显著相关.结论 脂联素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可能起一定保护作用;脂联素水平低.可较好预测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具有特征性神经病理和神经化学改变,多病机异质性疾病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和现有的治疗药物,展望其先进治疗前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5—06/2004—06与老年痴呆发病机制,治疗药物相关文章,检索词“AD,mechanisms,therap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2—01/2004—08的与老年痴呆相关文献,检索词“老年痴呆发病机制,治疗药物”,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实验研究类文章。排除标准:综述类文献。对检索出的文献查找全文,筛除不相关的文献和重复的文献,保留近期和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32篇,符合纳入标准17篇,其中11篇关于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4篇关于老年痴呆的治疗药物、余下2篇与两者均有关系。排除的15篇,为重复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多病机异质性疾病,具有特征性神经病理和神经化学改变,常渐起病,起病可在老年前期,但老年期的发病率更高。老年痴呆症较为认可的4类发病机制:微管相关蛋白tau异常学说、Aβ毒性学说、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学说和早老素基因突变学说,对老年痴呆症相关基因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及老年斑主要成分的Aβ毒性学说近年来研究较多。临床可分为6类治疗药物方法:胆碱能类药,干扰Aβ形成和沉积的药物,雌激素类药物,促进脑代谢药物,基因治疗,中医药治疗。抓住老年痴呆症患者神经纤维缠结和早老素形成的中心环节,不断调整和设计老年痴呆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策略,有可能推进老年痴呆症的研究进展。结论:老年痴呆症的研究,无论从病因病机及治疗药物、动物模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防治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疑难问题,目前临床上较难治愈,国内外的研究均处在探索积累阶段。从基因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思考,以Aβ为突破口,阻止Aβ肽的聚集,抑制其形成低聚物,可能寻找到有效方法和研制有效药物的途径,对老年痴呆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有助于老年痴呆症药物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