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产前高危因素及Apgar评分的相关性,为预测和诊断新生儿窒息及减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供重要依据和帮助。方法 对1523例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合有无产前高危因素、Apgar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1523例新生儿中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随pH值降低而升高,正常评分的发生率随pH值降低而减少,两者呈明显相关(r=0.166,r^2=0.027,P〈0.01),但两者不完全一致。有产前高危因素组1104例中,脐动脉血pH值〈7.20者192例,发生率17.39%;无产前高危因素组419例中,脐动脉血pH值〈7.20者18例,发生率4.3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X^2=43.816,P〈0.001)。特别是当脐动脉血pH值〈7.10时均为有产前高危因素者,但在相同的脐动脉血pH值组中,产前高危因素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互补,可提高新生儿窒息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定植及其分娩早产儿的GBS感染状况,评估早产儿GBS定植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分娩的859例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集孕妇阴道下段1/3和直肠拭子行GBS培养,其中515例行实时PCR GBS DNA检测。采集所纳入孕妇分娩的早产儿的口咽分泌物、胃液或血液进行GBS培养。取孕妇外周血及其分娩的早产儿脐血测定抗GBS荚膜多糖抗体水平。调查早产儿GBS感染情况和影响定植的围产因素。结果 859例孕妇阴道、直肠GBS培养阳性率为14.8%(127/859)。515例GBS DNA检测的阳性率为15.1%(78/515)。859例孕妇共分娩活产早产儿976例,其中43例(4.4%)GBS培养阳性;4例发生早发型GBS疾病,其中2例肺炎,2例早发型GBS败血症。127例GBS阳性孕妇分娩的127例早产儿中,34~<37周早产儿组GBS阳性率明显低于<34周早产儿组(P=0.013),抗GBS荚膜多糖抗体水平明显高于<34周早产儿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膜早破>18 h和绒毛膜羊膜炎是早产儿GBS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OR=6.556、6.160,均P < 0.05)。结论早产儿GBS阳性率及抗GBS荚膜多糖抗体水平与胎龄相关。胎膜早破>18 h和绒毛膜羊膜炎可增加早产儿GBS定植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的通气方式对新生儿顽固性肺不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顽固性肺不张6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常频机械通气20例(常频组),高频振荡通气20例(高频组),间歇性高频振荡通气20例(间歇性高频组)。比较三组的通气效果。结果机械通气前(0h)三组的pH、PaCO2、氧合指数(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机械通气后12、24、48h以上3项指标比较,常频组与高频组和间歇性高频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高频组与间歇性高频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不张复张所用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高频组均短于常频组,而间歇性高频组均短于高频组和常频组(P〈0.001)。三组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性高频振荡通气可以促使肺不张尽快复张,缩短呼吸机上机时间,有利于减少因上机时间长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S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8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NSIPPV组与NCPAP组,每组40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 h血气分析结果、上机时间、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h NSIPPV组的pH值、PaO2、PaCO2均明显优于NCPAP组(P<0.05);NSIPPV组上机时间(50±9 h)明显短于NCPAP组(91±1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 vs 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SIPPV组3 d 内撤机的比例(23/40)明显高于NCPAP组(14/4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比率(22% vs 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IPPV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比NCPAP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灌洗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 年1 月至 2013 年6 月收治的重症MAS 足月儿136 例, 随机分为PS 气管内灌洗治疗组(灌洗组)和PS 气管内注入治疗组(注入组),每组68 例。灌洗组采用稀释后的PS 3~5 mL/次(12 mg/mL)气管内灌洗;注入组采用PS 原液200 mg/kg(首剂)气管内注入。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2、12、24、48 h的血气分析、OI 值、P/F 值的动态变化,以及两组患儿的上机时间、并发症、治愈率。结果 灌洗组在PS 使用后的12 h、24 h、48 h PaO2、PaCO2、OI、P/F 值均优于注入组(PPPPP结论 PS 稀释后进行气管内灌洗在改善通气和氧合方面优于PS 气管内注入,并可减少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胎盘微生物定植情况,探讨胎盘拭子培养在新生儿早发败血症(early onset sepsis,EOS)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胎盘拭子培养阳性的孕妇858例.将母亲胎盘培养阳性且新生儿诊断EOS的64例病例纳入EOS组,选取同期母亲胎盘培养阳性,但未...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儿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符合长期发热诊断标准的患儿260例。结果260例中明确诊断有258例,确诊率为99.2%,未能确诊2例(0.8%)。其中感染性疾病115例(44.2%),肿瘤性疾病99例(38.1%),结缔组织病26例(10.0%),其他疾病20例(7.7%)。最终确定诊断的方法分别为:血清学和(或)细菌学检查219例,占84.9%;骨髓检查173例,占67.1%;影像学检查32例,占12.4%;组织活检29例,占11.2%;肌电图、肌酶谱检查4例,占l、6%。结论根据临床经过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明确长期发热中的多数病例的病因诊断;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病是本组长期发热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8.
早期足量胃肠道外营养对早产儿出院时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胃肠道外营养对早产儿出院时体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适于胎龄的存活低出生体重早产儿2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8例,治疗组应用早期足量胃肠道外营养,对照组应用传统新生儿胃肠道外营养。计算两组患儿各营养指标及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除生后第7天热卡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营养指标,如生后体重下降幅度、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每天体重增长克数、经胃肠达到摄入标准时间、应用胃肠道外营养天数、生后第3天热卡、平均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出院时发生EUGR60例,发生率为46.9%,对照组出院时发生EUGR87例,发生率为68.0%(X^2=11.65,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足量胃肠道外营养,可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EUGR的发生率,为今后实现追赶性生长打下良好基础。且未见有严重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科进行机械通气的39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05年1月~2006年7月行机械通气的39例新生儿为治疗组.两组的撤机方法和指征不同,对照组撤机后应用头罩给氧,治疗组撤机后应用新型NCPAP,治疗组撤机的指征较宽,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68.4±10.7) h,治疗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45.6±8.1) h,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10.61,P<0.01).治疗组撤机后2、24 h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12例,发生率31%,治疗组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4例,发生率10%,差异有显著性(χ2=5.03,P<0.05).对照组重新上机6例(15%),治疗组重新上机1例(3%),差异有显著性(χ2=3.92,P<0.05).对照组治愈出院25例,治愈率64%,治疗组治愈出院35例,治愈率90%,差异有显著性(χ2=4.64,P<0.05).结论 新型NCPAP应用于机械通气撤机后的续贯治疗,可以缩短机械通气的使用时间,降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尤其是呼吸机相关肺炎,提高撤机的成功率,进而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李雅丹  林新祝  郑直  赖基栋  林雅茵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2):3436-3437,3508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地做好早产儿的转运救护抢救工作,增加转运后抢救的成功机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在转运中的医护救护技术。方法:对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31日转运的974例早产儿采取及时有效的转运救护措施,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74例早产儿全部转运成功,76例家长担心预后不好或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转运后死亡8例。结论:成功实施院间安全转运不仅依赖于建立完善的转运网络和应用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更有效的转运救护技术是早产儿转运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