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组胺释放因子的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组胺释放因子(HRF)的发现,它在哮喘及过敏性疾病中的意义,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含HRF的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刺激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然后分别测定肥大细胞悬液的上清和细胞内组胺含量,以上清组胺量/组胺总含量(上清+细胞级胺量)的百分比表示HRF的含量,据此建立了RF测定方法,并探讨了影响实验的因素。结果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但需控制以下因素①干扰组胺测定的试剂质量与器材清河  相似文献   
2.
采用荧光法测定32例哮喘患儿外周血组胺释放因子(HRFs)水平,以探讨HRFs在小儿气道高反应中的意义及作为儿童哮喘诊断性试验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哮喘患儿自发组胺释放因子(SpHRFs)水平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t=9.34,P<0.01)。(2)哮喘患儿SpHRFs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重症患儿SpHRFs水平明显高于轻症者。(3)特应性患儿SpHRFs水平较高。提示过敏原刺激可能在SpHRFs形成中起一定作用。以上结果表明,SpHRFs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哮喘患儿的气道反应强度,可作为儿童哮喘的辅助诊断试验。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鼻炎患儿IL-4、IL-10、IFNγ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了不同年龄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 4、IL 10和IFNγ的水平,及其在过敏性鼻炎患儿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时间下,IL 4在培养诱导24h时达高峰,而IL 10和IFNγ的最佳诱导时间在72h。各年龄组中,脐血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较其它各年龄组低,P均<0001;IL 4和IFNγ在4岁左右达成人水平,IL 10则在整个婴幼儿期均较低,到学龄前才达成人水平。在本组11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中,IL 4水平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差异显著而IL 10、IFNγ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视黄酸对人脐血淋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毅  王卫平  苏贻新 《营养学报》2000,22(2):124-126
目的 探讨维生素 A促进免疫细胞功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分析视黄酸 (RA)对体外培养的脐血淋巴细胞 (CB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GF- )及两类受体 (IGF- R,- R)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结果 在加入生理浓度 RA培养 6~ 2 4 h CBLIGF- ,IGF- R和 IGF- R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在 RA对免疫细胞的作用中 IGFs的调节可能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 用单克隆抗体检测人T细胞亚群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简称荧光法)。除一般实验室不一定配备荧光显微镜外,有时又因荧光较弱且易退减使结果多少带有主观性。为此,本文探索抗鼠球蛋白花环试验(简称花环法)以检测已与单克隆抗体结合的T细胞及其亚群,同时与间接荧光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1979年Thueson等人首先报告健康人单个核细胞体外与CouA一起培养或者特应性病人单个核细胞与特异性抗原一起培养后均可产生一种因子,该因子能使嗜硷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其他介质,这一诊断以后逐渐被其他学者所证实,并使用组胺释放因子(histamie realeasing factors HRFs)这一术语,国内尚未见报道,现综合文献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用组胺释放因子(HRF)检测试验和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分别测定过敏性哮喘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HRF水平和气道反应性,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以便了解HRF与哮喘的关系,探讨HRF的临床意义。 检测对象 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5~57岁。均为本校华山医院  相似文献   
8.
Th1、Th2免疫应答与小儿常见自身免疫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常见自身免疫病桥本甲状腺炎 (HT)、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 (JIA)及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儿机体Th1、Th2免疫应答状况 ,探讨Th1、Th2应答失常与上述疾病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患儿和对照组PBMC经ConA刺激后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多数HT患儿IL 4/IFN γ比值低于对照组 (P <0 .0 5)。活动期s JIA患儿IL 4增多 ,与血清IgE含量正相关 (r =0 .765 ,P <0 .0 5) ;关节炎型无此改变。SLE机体患儿IFN γ显著增高 (P <0 .0 5)。结论 HT是Th1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s JIA患儿Th2应答占优势 ,而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SLE则Th1应答增强 ,但不能仅用Th1或Th2应答增强全面解释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婴儿小气道疾病γ干扰素水平与预后和特应性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儿小气道疾病是由于小气道功能异常引起的喘息性疾病 ,主要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和喘息性支气管炎 ,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本研究通过长期随访 ,探讨γ干扰素水平与疾病预后和特异性表达的关系 ,以利于早期干预治疗。对象1990~ 1993年期间 ,在儿科医院门诊和病房诊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儿 ,年龄 <1岁 ,有明显喘息、双肺弥漫性哮鸣音和胸片肺气肿表现 ,共 5 2例 ,均为第 1次发病 ,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正常婴儿 12例及正常成人 16例作为正常对照 ,均无反复呼吸道和其他系统感染病史 ,无过敏性疾病及家族史。方法1.随访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宫内HBV感染小儿接种HB疫苗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外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对42例宫内HBV感染小儿接种HB疫苗,并进行非特异性及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的检测。结果发现在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宫内HBV感染小儿接种HB疫苗无反应组的刺激指数(SI)值低于有反应组及正常免疫儿童(前者为63.35±13.81比73.77±12.76.P<0.05;后者为63.35±13.81比81.17±11.82,P<0.001);在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三者的SI值间也有显著差别(P<0.001)。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32例宫内HBV感染接种HB疫苗小儿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发现CD3^ 细胞百分比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CD4^ /CD8^ 比值在宫内HBV感染接种HB疫苗无反应组及有反应组均低于正常免疫儿童(前者为1.069=0.158比1.653±0.229,P<0。05;后者为1.316±0.120比1.653±0.229,P<0.05)。这些结果提示,宫内HBV感染小儿接种HB疫苗有无效果与其细胞免疫功能和免疫调控系统的作用是否正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