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儿童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是儿童重症监护室中一种常见且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细胞因子的“瀑布式”级联反应是导致病情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可利用吸附及滤过等原理清除炎性介质,能够重建免疫稳态、降低患儿病死率.但目前,持续血液净化高、低剂量疗效的结论不同,对不同剂量的选择存在争议.现从不同角度介绍血液净化高、低剂量的效果,分析不同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佳乐施和万汶在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高位脊髓损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万汶(羟乙基淀粉)组、佳乐施(琥珀酰明胶)组和血浆组。监测术前10min、手术开始1h、手术结束即刻、术后4h、术后8h患者心排血量指数(CI)、心脏舒张末血容量指数(GEDVI)、平均动脉压(MAP)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计算患者氧供(DO2)和氧耗(VO2)。结果:与术前10min时比较,3组患者的MAP平稳,CI、DO2、VO2、GEDVI均增加。万汶组在手术后8h,GEDVI较佳乐施组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佳乐施维持循环血容量充足、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氧供/氧耗平衡的疗效,效果优于万汶。  相似文献   
3.
纪健  李正  朱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2):3892-3894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在适当的麻醉深度控制下对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过程的影响。评价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择期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I组)及靶控输注组(T组),每组20例,分别观察记录麻醉开始前、诱导后、腹腔穿刺时、气腹建立后、手术结束时、拔管前、拔管后5min等各时点的脑电指数.记录诱导期血压(SBP、DBP和MAP)、心率、呛咳、插管反应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烦躁、脉搏氧饱和度下降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I组诱导时血压下降程度高于T组,SBP〈90mmHg的发生率高于T组(P〈0.05),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T组(P〈0.05)。T组患者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比I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丙泊酚静脉靶控麻醉的诱导及术中控制更为平稳。苏醒质量上要优于后者。但丙泊酚靶控的最适浓度仍需进一步探讨。[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在炎症状态下microRNA-107与NF-κB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经50ng/ml佛波酯(PMA)诱导成熟的U93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10μg/ml)刺激组,LPS刺激时间为1、3、6h,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croRNA-10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NF-κB(p65)与磷酸化p65(p-p65)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microRNA-107、TNF-α、IL~(-1)β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p65/p65蛋白含量比值明显升高(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icroRNA-107表达量与p-p65/p65蛋白含量比值呈中度正相关(r=0.69,P0.01);与TNF-αmRNA表达量(r=0.835,P0.01)、IL~(-1)βmRNA表达量(r=0.839,P0.01)呈高度正相关。结论脂多糖刺激PMA诱导的U937细胞后microRNA-107的表达升高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甲型流感(甲流)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的诊治特点.方法 对2016年1月至3月北京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4例危重症甲流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经过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例甲流患儿均为危重病例,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均进行机械通气支持,从发病到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时间为入院第2天;所有患儿均使用纤支镜析出白色胶冻样痰栓,呈支气管树样;并在经纤支镜析出痰栓及呼吸机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塑型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潜在危及生命的疾病,危重症甲流患儿易并发塑型性支气管炎,在甲流流行季节,临床上出现急性起病、短期内进行性呼吸困难,伴肺不张或实变时,应注意本病,如果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应尽早施行纤支镜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胃癌微创手术患者眼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胃切除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 D组)。 D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干预;C组患者给予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病人推入手术室静息10min后( T0)、麻醉诱导后5min(T1)、行CO2气腹后5min、30min及60min后(T2~T4)、气腹结束后5min及30min(T5~T6)时记录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及眼内压(IOP)。结果:对照组T2~T6及较T1时间点眼内压均明显升高( P<0.05)。右美托咪定组T3~T5眼内压比T1眼内压显著升高( 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眼内压在T2~T6各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在T2、T4、T5及T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心率在T4~T6时刻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胃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中右美托咪定可以改善气腹引起的眼内压升高,对于维持患者的血压及心率也有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下游髓样分化蛋白(MyD88)依赖性通路和陷窝蛋白-1(Caveolin-1)的表达与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炎症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受试者均分为三组:健康志愿者组(NC组)、2型糖尿病不伴有神经病变组(TDM组)和2型糖尿病伴有神经病变组(DPN组);单次抽取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血8ml;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通过RT-PCR检测Caveolin-1mRNA和TLR4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veolin-1和TLR4及其下游信号(MyD88、IκB、p-IκB)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与TDM和NC组比较,DPN组患者血浆TNF-α、IL-6和TLR4及其下游信号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Caveolin-1表达明显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LR4mRNA与TNF-α(r=0.723,P0.01)和IL-6(r=0.486,P0.01)呈正相关,且与TNF-α密切程度高于IL-6,与Caveolin-1mRNA呈负相关(r=-0.782,P0.01)。结论 DPN患者炎症状态与单核细胞TLR4/MyD88依赖性通路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相关;低表达的Caveolin-1与DPN患者TLR4/MyD88依赖性通路异常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标志物在1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小鼠脊髓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0只,6周龄,体重18~2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糖尿病组(DM组)。DM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连续2 d腹腔注射)制备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C组给予同等剂量柠檬酸钠缓冲液连续2 d。记录两组小鼠造模前、造模后1、2、4、6、8、10周的体重、随机血糖、机械缩足反应阈(MWT)、热缩足潜伏期(TWL)。生化检测分别选取C组和DM组1周、10周的脊髓。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L4—L6脊髓脂肪酸结合蛋白7(FABP7)、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小胶质细胞标记物(CD11b、iba1)表达量,Elisa法测定小鼠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浓度,免疫组化法测定足底表皮神经纤维密度(IENFD)。
结果 与C组比较,DM组造模后2、4、6、8、10周体重、MWT明显降低(P<0.05或P<0.01),造模后1、2、4、6、8、10周血糖明显升高(P<0.01),造模后4、6、8、10周TWL明显延长(P<0.05或P<0.01);造模后1周FABP7和GFAP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造模后10周FABP7、CD11b、iba1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造模后10周脊髓组织中IL-10、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造模后10周IENFD明显降低(P<0.05)。
结论 糖尿病模型小鼠造模后1周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但小胶质细胞无明显改变,而造模后10周星形胶质细胞已恢复正常但小胶质细胞活化,1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中星型胶质细胞较小胶质细胞更早的激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医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全面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制定切实可行的膳食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连续3 d的24 h回顾法,对北京市某医学院校229名学生进行连续3 d膳食调查,并进行膳食营养状况分析。结果医学生摄入的食物较丰富,以谷薯类、蔬菜类食物为主,乳类及水产品的摄入量尚未达到膳食参考摄入量。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较合理,蛋白质的摄入量充足,但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较低。钙、锌和维生素B1、B2的摄入量与推荐量的差距较大。结论医学生的能量来源分布基本合理,但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进一步加强营养教育与干预,以保证均衡饮食和合理营养。  相似文献   
10.
Ⅱ相代谢酶是催化外源性物质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的重要代谢酶,其功能强弱可以影响机体对外源性致癌物质的代谢和解毒能力.多种Ⅱ相代谢酶被证实具有基因多态性,且病因学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存在,使暴露于相同环境致癌因素的个体对肿瘤的易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