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DRB1 and DQ alleles and the ge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ype 1 diabetes in North Chinese children. 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mplify the second exon of DRB1 and DQ alleles, after which sequence specific olignucleotide probe (SSOP) dot blot hybridization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amplified products. Results DRB1*0301, DQA1*0301, DQB1*0201 alleles and DRB1*0301-DQA1*0501-DQB1*0201 haplotyp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while DQA1*0103 and DQB1*0601 allel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of DR4 and DR9 haplotypes in patients and control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ut DR3/DR4 and DR4/DR9 heterozygot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Conclusions DRB1*0301, DQA1*0301 and DQB1*0201 confer susceptibility while DQA1*0103 and DQB1*0601 confer protection to type 1 diabetes. DRB1*0301-DQA1*0501-DQB1*0201 haplotype offers a predisposition to type 1 diabetes in North Chinese. Although the distribution of DR4 and DR9 in patients and control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R3/DR4 and DR3/DR9 heterozygot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showing that the susceptive effects of DR3 and DR4 or DR4 and DR9 haplotypes could be added up.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中国北方汉族人中组织相容性复合物DQ(HLA-DQ)基因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剂量效应规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对54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儿和40例正常成年供血员HLA-DQ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携带4个易感性基因的个体只见于患者,携带3个易感性基因的个体在患者中为33.3%,正常对照中为10%;携带2个或1个易感性或保护性基因的个体在正常对照中频率较患者为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携带3个保护性基因的个体只见于正常对照。提示:IDDM易感性基因具有部分隐性遗传的特点且具有累加效应。个体中1个或2个易感性基因的存在不能对IDDM构成显著的易感性,3个或3个以上易感性基因的存在方可对IDDM构成显著易感性。DQ保护性基因具有部分显性遗传的特点并且也具有累加效应。携带1个或2个保护性基因的个体患IDDM的机会将大大减少,而携带3个保护性基因的个体则可以不发生IDDM。  相似文献   
3.
Wolcott-Rallison综合征(WRS)以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致病基因为编码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a激酶3的基因。WRS综合征发病率极低,预后欠佳,患儿多于幼年死亡。本文就WRS综合征的遗传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5.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是婴幼儿和儿童期持续性复发性低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胰岛素分泌调节异常,从而造成严重、持续性的低血糖为特征。本病由MacQuarrie于1954年首次描述,诊断为“婴儿特发性低血糖症。”为避免混淆,目前倾向于将生后不久发病的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称为CHI。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对胰岛细胞生化通路了解的加深,对CHI发病机制的研究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就CHI的遗传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桑艳梅 《药品评价》2011,8(11):39-42,45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每一种基因变异都对疾病有温和的致病风险,并增加个体对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对2型糖尿病遗传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内分泌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迄今已发现了200多种与2型糖尿病发生有关的候选基因.本文就2型糖尿病的7个热点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HLA—DMA及DMB基因与1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研究资料表明:和经典的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Ⅱ类基因一样,HLA-Ⅱ类非经典基因DMA及DMB基因与1型糖尿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存在一定的人种差异。HLA经典Ⅱ类分子抗原结合槽所结合肽的性质对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着重要影响。推测在HLA经典Ⅱ类分子所允许结合的一系列肽系中,DM易感性基因或二聚体编码的DM分子在行使其功能的过程中,更易使致糖尿病性肽一复合物“得以生存”,并被呈递至细胞表面,使辅助性T细胞(Th)1/Th2比例上调,从而导致1型糖尿病的发生。对多人种进行包含DM分子在内的扩展单倍型与1型糖尿病易感相关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LEC16A基因与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T1DM)易感性及临床表现的关联。方法提取131例无血缘关系的T1DM患儿(T1DM组,均符合1999年WHOT1DM的诊断标准)及121例无血缘关系的成年健康献血员(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基因组DNA(饱和盐析法),选取CLEC16A基因17个具有单核甘酸多态性(SNPs)的位点,运用飞行质谱技术对CLEC16A基因与中国儿童T1DM遗传易感性及临床表现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1.在17个CLEC16ASNPs位点多态性中,只有rs12921922和rs12931878位点的等位基因的频率在T1DM组中显著增加,其他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在T1DM组与健康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rs12921922的等位基因为C与T,其中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T1DM组为90.8%,健康对照组为85.0%,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40)。rs12931878的等位基因为A与C,其中A等位基因的频率在T1DM组为90.1%,健康对照组为84.0%,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35)。2.CLEC16A易感性基因在中国T1DM患儿不同临床表现分组中的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下丘脑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下丘脑综合征病例19例,对其病因、首发症状及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 19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丘脑功能紊乱及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的异常。8例患儿经垂体核磁检查确诊为颅内肿瘤,其中生殖细胞瘤6例,颅咽管瘤、下丘脑错构瘤各1例;病毒性脑炎、幼年型黄色肉芽肿病(全身型)各1例,9例病因不明。在下丘脑综合征的首发症状中,多饮、多尿和摄食障碍位居前2位。结论颅内肿瘤为小儿下丘脑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其中生殖细胞瘤可能是第1位的原因。多饮多尿,摄食障碍为下丘脑综合征重要的首发症状。对中枢性尿崩症患儿、摄食障碍患儿和不明原因的下丘脑综合征患儿均应长期进行随访,定期进行垂体核磁增强扫描,以期发现随时可能出现的颅内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0月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收治临床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儿1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特征、致病基因携带情况、诊疗经过和后期随访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儿中,男7例,女11例,起病年龄生后1 d~1岁2个月,中位起病年龄为45 d,出生体质量2.7~4.9(3.74±0.68)kg;足月胎龄儿10例,巨大儿8例。携带ABCC8基因或GULD1基因突变7例(38.9%),未发现已知CHI相关致病基因突变11例。3例患儿携带ABCC8基因突变:2例(1例为巨大儿,1例出生体质量正常,均于生后第1天起病,均对二氮嗪治疗无效)携带ABCC8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突变均分别遗传自父亲或母亲;另1例患儿携带父系遗传ABCC8基因突变,患儿于生后第3天起病,出生体质量正常,对二氮嗪治疗无效。4例患儿携带GULD1基因新生杂合错义突变,起病年龄生后1 d~1岁2个月,对二氮嗪治疗均有效,经长期随访,其中2例患儿确诊为癫痫。结论中国CHI患儿中,ABCC8基因和GULD1基因突变可导致CHI的发生。携带ABCC8基因突变者通常起病较早,多对二氮嗪治疗无效。携带GLUD1基因突变的患儿起病相对较晚,均对二氮嗪治疗有效,有发生癫痫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