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
目的总结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TRAPS)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病例系列研究,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6家医院明确诊断为TRAPS的1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结果及随访情况。结果 10例TRAPS患儿中男8例、女2例, 起病年龄2(1, 5)岁, 诊断年龄(8±4)岁, 起病至诊断时间3(1, 7)年。共检出7种TNFRSF1A基因变异, 其中父源5例、母源1例、新生变异4例。6例患儿有相关疾病家族史。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10例、皮疹4例、腹痛6例、关节受累6例、眶周水肿1例、肌痛4例。2例患儿合并血液系统受累。红细胞沉降率和(或)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10例。全部患儿均无自身抗体。治疗过程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者5例、免疫抑制剂7例、生物制剂7例。结论 TRAPS临床以反复发热伴关节、消化道、皮肤、肌肉受累为主要表现, 炎症指标升高, 自身抗体多为阴性。治疗药物多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2.
杨芝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381-382
目的:观察设立专职护士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拔病区优秀护士担任专职健康教育者,按照工作职责对患者进行全程全方位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比较设立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实施效果。结果:设立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在健康知识掌握、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设立前按常规由责任护士负责的健康教育。结论:设立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可使患者较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缩短恢复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4.
杨芝 《中外医疗》2011,30(36):135+137-135,137
目的 探讨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残液(G-CSF)治疗肿瘤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56例肿瘤化疗致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实验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残液涂抹口腔溃疡面或口腔含漱,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结果 实验组在化疗期间、化疗后口腔溃疡愈合、疼痛时间、食欲改善等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残液能有效地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的口腔溃疡,促进口腔粘膜溃疡的修复,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从而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6.
7.
完全型厚皮性骨膜病1例报告刘舜钦杨芝本病少见,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广泛骨膜增生、前额及顶部皮肤增厚及杵状指为主要症状,原因不明的综合症。现将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1.1男性,20岁,教师,未婚,三年来出现手指、足趾增粗、手足掌皮肤肥厚,四肢关节隐痛无发...  相似文献   
8.
9.
已报道大量判断预后的因素对于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作用,然而,尚无一种预后因素胜过TNM分期对NSCLC术后生存率的影响。为此,作者对18种传统经典的预后因素在TNM分期中的作用进行评估。这些因素及划分标准为:年龄(<70岁或>70岁)、吸烟指数(<100年支或≥100年支)、CEA(<5ng/ml或≥5ng/ml)、鳞状细胞抗原(SCC)(<1.5ng/ml或≥1.5ng/ml)、肿瘤位于何测(左或右)、淋巴结转移(CN0~1或CN2)、组织学(腺癌或非腺癌),最大肿瘤直径(≤3.0cm或>3.0cm)、分化程度(良好或不良)、胸膜侵犯(有…  相似文献   
10.
爱母型IUD盆腔异位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期刊登两例放置爱母IUD(MCuIUD)发生异位的报道,值得广大基层计生工作者一读,从中吸取教训。爱母牌功能性宫内节育器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IUD,具有脱落率低、避孕效应高、副反应低的特点,几年来已有400万余育龄妇女选用。这两例发生异位的原因均是放置技术不当所致。置器术前对宫体位置、屈度、宫体大小探查不清,置器时暴力操作、未等置器装置放置宫底即过早后拉外管,使IUD过早弹出张开,这都极易损伤子宫或宫颈内膜,甚至发生IUD嵌顿、穿孔异位。放置IUD应该严格按操作规则放置,异位是可以避免的。两例均为后位子宫,异位均发生在子宫下段;置器后均无即时B超检查,不知术时是否将IUD放置在子宫内膜腔近宫底处,并使其展平。1例有多次脱器史,宫腔宽阔,如果IUD型号选择适当,严格按操作规则放置到位,下移和脱落极少发生,一般不会发生异位。1例是哺乳期置器,子宫后位,IUD双臂均于前壁颈峡部异位,此多半是术时穿孔IUD异位。放置IUD后应该定期随访。受术者有症状更应及时B超检查IUD的位置,不可拖延,才能及早发现IUD未放到位、移位、异位等问题,及早处理。对于异位处理应因人而异,在尽量减少人体损伤的原则下,采取灵活适当的方法。本两例取出IUD的方法是得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