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肺部血管性疾病,PAVF指肺动脉及分支不经毛细血管而直接与肺静脉相通从而导致肺循环异常"短路",形成心外型右向左分流,典型的三联征包括劳累性呼吸困难、紫绀和杵状指(趾),并可引起脑梗死、脑脓肿和咯血等并发症[1]。PAVF可分为单纯性、复杂性及弥漫性等3种类型,其中弥漫性PAVF更为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以突发性大咯血为表现的PAVF病例报告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值在不同水平下与外周血中白介素(IL)-9、IL-17的相关性。 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80例哮喘患儿及20例体检中心来源的正常对照组儿童,以FeNO值25×10-9为界限值将哮喘患儿分为FeNO≥25×10-9组(FeNO high组)和FeNO<25×10-9组(FeNO low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IL-4、IL-5、IL-9、IL-17的水平,同时每组均行肺功能指标检测,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呼气25%容量(MEF25)、MEF50、MEF75。分析哮喘儿童FeNO水平与外周血中IL-4、IL-5、IL-9、IL-17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FeNO high组外周血中IL-4、IL-5、IL-9、IL-17水平均高于FeNO low组和对照组,而FeNO low组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FeNO high组和FeNO low组肺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FeNO high组与FeNO low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eNO水平与外周血中IL-4、IL-5、IL-9、IL-17呈正相关(P值均<0.05),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MEF25、MEF50、MEF75无相关性(P值均>0.05)。 结论 在哮喘的非急性发作期FeNO水平与外周血中IL-9、IL-17呈正相关,IL-9、IL-17等中性粒细胞相关细胞因子也共同反映气道炎症,并较肺功能更能敏感地反映哮喘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农村及城市5~14岁健康儿童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探讨其与性别、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 076名农村户籍5~14岁儿童,参照中国儿童正常身高、体质量范围等,选取605名健康儿童,男309名、女296名;同期以同样方法筛选城区户籍5~14岁儿童,选取540名健康儿童,男267名、女273名。采用肺功能仪测定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峰流速(PEF)指标,经多元线性回归,检测FEV1、PEF与儿童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相关性。并比较同性别、同年龄组城区与农村儿童的肺功能正常值。结果 605名农村儿童与540名城区儿童肺功能检测均合格。随儿童年龄增加,FEV1、PEF均逐渐增加,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10岁、14~15岁组FEV1均为男童大于女童;7~8岁、13~14岁、14~15岁组PEF均为男童大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身高对所有儿童FEV1的影响最为显著(β=0.532,P0.001)。男孩中FEV1、PEF均与身高、体质量呈正相关;女孩中FEV 1、PEF均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呈正相关,以身高影响较为显著。将各年龄段儿童农村与城区之间肺功能正常值进行比较发现仅6~7岁、8~9岁组城区男童FEV1大于农村;6~7岁、9~10岁组城区女童FEV1大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V1、PEF分别与儿童的身高、体质量、年龄相关,其中身高影响最为显著,年龄影响最小。苏州城区与农村的肺功能正常值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为临床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小于6个月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行痰病原学检测,明确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为感染组。选择门诊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同时两组病例抽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值。结果感染组CD3+、CD3+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19+、CD19+CD23+、CD4+/CD8+、CD3+CD2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感染组与对照组CD3+CD4+、CD16+CD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受到全面抑制,B淋巴细胞激活参与病毒的清除,NK细胞比例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