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吸痰管直接插入气管吸引法和气管插管吸引在羊水粪染新生儿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出生羊水粪染需要气管吸引的新生儿93例的临床资料,将行吸痰管直接插入气管吸引的52例作为观察组,行气管插管吸引的4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窒息复苏成功率、胎粪吸入综合症(MAS)、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异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窒息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异常、MA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IE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普通吸痰管直接插入气管吸引法优于气管插管吸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足月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性研究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 1年5月在本科重症监护室住院64例呼吸衰竭早期足月新生儿(观察组,其中又分为危重组和极危重组)和同期出生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在生后第1天第3天和第10天分别抽取静脉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FT3、FT4和TSH).结果 第1天危重组和极危重组FT3、FT4、TSH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第3天危重组FT3明显低于对照组,FT4、TSH 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极危重组FT3、FT4、TS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0天危重组FT3、FT4、T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极危重组FT3仍明显低于对照组,FT4与对照组无差异,TSH较对照组高.结论 呼吸衰竭足月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损害严重,病情越重,甲状腺功能越低;疾病恢复后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充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8例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早产儿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口服。观察两组在体重增长、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静脉高营养时间、住院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静脉营养、黄疸持续时间、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NBNA评分及体重增长方面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低甲状腺素血症早产儿早期给予小剂量补充甲状腺素可以促进胃肠道营养,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家长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围术期新生儿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及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4例围术期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在治疗过程当中的机械通气方案、术后镇痛、液体疗法、营养支持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术一次成功87例(83.65%),需二次手术的17例(16.35%),并发症7例(6.73%);产后新生儿手术92例(88.46%),其中死亡6例(5.76%),术后放弃2例(1.92%);产时手术9例(8.65%),死亡1例(0.96%);胎儿手术3例(2.88%),2例存活,1例死亡(0.96%)。结论围生期手术患儿应以低压、低氧、可耐受高碳酸血症的呼吸机策略为指导进行机械通气,在治疗过程中吗啡镇痛最为有效,同时宜早期开奶、缩短静脉营养时间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性光疗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分析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ABO溶血病85例。随机将患儿分为预防性光疗组(出生后24 h内进行光疗者),对照组(出生48 h后开始光疗者),分析2组基本状况(年龄、性别、出生体质量、血型等),测量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SB)、最高峰TSB、黄疸达高峰时间、网织红细胞比例(REC)、总光疗时间、住院时间、脐血及治疗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预防性光疗组TSB高峰值明显降低(P<0.01),黄疸达高峰时间缩短(P<0.05),住院时间、总光疗时间、治疗后RBC、HGB及HCT下降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光疗组无需要全换血治疗病人。结论预防性光疗可显著降低ABO溶血病患儿黄疸高峰值,减少全换血可能,但对于减少住院及光疗时间,减轻贫血程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ICH)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结果分为ICH组(102例)与非ICH组(498例),分析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102例ICH早产儿中,Ⅰ度占87.25%,Ⅱ度占8.82%,Ⅲ~Ⅳ度占3.92%。ICH组的产前地塞米松应用率低于非ICH组,宫内窘迫率高于非ICH组(P <0.05); ICH组的机械通气率、电解质紊乱率高于非ICH组,胎龄≥34周占比低于非ICH组(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宫内窘迫、机械通气、胎龄<34周、电解质紊乱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OR>1, P <0.05)。结论宫内窘迫、机械通气等均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监测,并于产前适时使用地塞米松,以尽可能降低ICH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通过对初生婴儿聋病易感基因的普遍筛查, 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为完善防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1 902名生后3~5 d的新生儿, 在听力筛查基础上采集微量足跟血进行基因GJB2、线粒体12SrRNA 、SLC26A4 的聚合酶链扩增反应(PCR), 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检测GJB2基因35delG、176-191del16、235delC、299-300delAT;SLC26A4基因IVS7-2A>G、2168A>G ;线粒体12SrRNA基因1494C>T 、1555A>G等3个基因8个突变位点;对聋病易感基因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50例聋病易感基因突变, 3个基因5个位点突变的总体携带率为2.63%;男性携带率为2.90%, 女性为2.35%;禅城、南海、顺德区致病突变的携带率分别为3.51%、3.31%、3.10%;不同年龄组孕母(20岁~、25岁~、30岁~、40岁~)所生新生儿检出聋病易感基因携带率分别为2.48%、2.72%及2.94%;未检出GJB2基因 35delG 、176-191del及线粒体12S rRNA基因1494C >T位点突变。聋病基因携带者均通过了听力筛查。结论 聋病易感基因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在男女性别比例、区域分布及不同年龄组孕母所生婴儿中无显著差异;在听力筛查基础上联合开展聋病易感基因普遍筛查, 及时发现可通过常规听力筛查但具有迟发性耳聋高危因素的儿童, 早期干预指导, 对完善及优化防聋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时机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产儿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时机和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对2003年8月~2005年7月本院住院101例早产儿,按是否有疾病分成观察A组(A组,单纯早产儿,n=36)和观察B组(B组,有疾病,n=65例);同期出生3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C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新生儿生后1、7天静脉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结果:3组新生儿TSH、TT4、TT3第7天均低于第1天;A、B组TSH、TT4、TT3均相应低于对照组;B组第1天TSH、TT4、TT3与A组无显著差异,第7天TT4、TT3低于A组,TSH高于A组;3组新生儿TT4/TSH第1天差异不明显,第7天对照组>A组>B组。结论:早产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发育不成熟,生后甲状腺功能可降低,危重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下降更明显;对早产儿特别是危重早产儿出生1周后检测甲状腺功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入院24h 内动脉血乳酸检测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NC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纳入标准的胎龄﹥28周或出生体重﹥1000g 的危重新生儿,以患儿入住 NICU为研究起点,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动脉血气分析并测定血乳酸水平及低灌注情况;以痊愈出院或死亡为研究终点,依乳酸水平分为正常乳酸组、高乳酸组、乳酸中毒组。比较各组间的血乳酸水平和 pH 差异及氧分压、低灌注状态、病死率、住院时间及疾病分布状态。结果危重新生儿131例(NCIS 评分﹤70分125例,符合单项评分标准6例),其中男73例,女58例。平均日龄(4.1±3.1)d,胎龄28-42(35.5±3.3)周;出生体质量1010-4300(2145±926)g;乳酸中毒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高乳酸组及正常乳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乳酸中毒组出现低灌注状态明显高于高乳酸组和正常乳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乳酸可以作为危重新生儿预后判断的一个良好指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预后的相关性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