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4、6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45例大肠癌患者进行血清中IL-4,IL-6水平含量测定.结果 大肠癌肝转移组和大肠癌无肝转移组血清中IL-4,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肠癌肝转移组血清中IL-4,IL-6水平明显高于大肠癌无肝转移组(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IL-4,IL-6水平变化可对大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可能有筛选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病程、预后与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干预研究.方法:选自2006-01~2009-07包钢三医院心内科急性冠脉综合征伴焦虑抑郁住院病人139例.根据诊断分为UAP组和AMI组,采用心理CT分析系统进行诊断分析,组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进行临床心理干预治疗同时及药物治疗,给予阿普唑仑0.4mg (1-1-2)口服(早、午各服一片,晚服二片),或阿普唑仑(剂量同前)+ 文拉法辛75mg/d口服,疗程10d.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结果:相应临床干预对其认知行为、hs-CRP、心率变异性、睡眠障碍、住院天数、重返工作等情况具有明显影响.结论:ACS病人是否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状态与自身多因素相关,相应干预对该类病人病程、预后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双林  张立飞 《中国药师》2009,12(8):1018-1020
目的:研究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酯的皂化工艺,优选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酯皂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测定皂化后虾青素的含量,以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提取量为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筛选。结果:皂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g·L^-1的KOH-CH30H皂化液在20℃争件下恒温振荡皂化60min。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切断胸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56例手汗症患者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中实时监测手掌皮肤温度,以温度变化决定交感神经链的切断范围。结果术后患者手汗症状全部消失(100%),手掌温度上升1.4℃~3.8℃,16例(100%)并腋汗增多者症状全部消失;并足汗增多者40例中,消失30例(75%),减轻10例(25%)。术后有5例出现少量气胸,1例血胸;未出现代偿性多汗及霍纳征等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胸腔镜下切断胸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是一种创伤性小、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管状胃代食管手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手术的10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管状胃组(A组,56例)和全胃组(B组,53例),另选取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C组,52例).比较管状胃组和全胃代食管组患者在术中吻合口位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减压量、术后胃肠减压时间、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时间、胸腔引流液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个月的肺功能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应用食管测压、24 h pH值检测以及食管胃镜等方法,进行胸胃功能检测.结果:管状胃组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全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组和全胃组术后胸胃功能较对照组下降,但管状胃组疗效较好,3组相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术式食管癌术后胸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管状胃代食管术后胸围功能较全胃代食管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张立飞 《华夏医学》2014,27(2):156-158
贲门癌的手术路径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路径有上腹正中切口、左开胸切口、胸腹联合切口等,最理想的路径为胸腹联合切口,笔者的改良胸腹联合切口可达到经典切口的要求且操作简单.选择手术入路的基本要求为:既要理想暴露、确保根治性切除,又要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尽量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并心力衰竭(HF)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分析NT-proBNP与HF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在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住院CHD患儿46例,并根据纽约大学儿童HF指数(NYU PHFI)的评价标准将其分成3组:无HF组(15例)、轻度HF组(16例)、中重度HF组(15例).选取同期25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留取各组儿童空腹静脉血2 mL,应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测定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值).分析其血浆NT-proBNP水平与HF严重程度及LVEF、E/A值的相关性.结果 血浆NT-proBNP水平与HF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82,P<0.01),HF程度越重,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越显著;中重度HF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HF组(P<0.01),轻度HF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HF组(P<0.01),无HF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1.20,P<0.01).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HF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检测血浆NT-proBNP对评估CHD并HF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立飞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29-1630
目的:探讨胃肿瘤术后并发胃肠漏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行胃肿瘤切除术并发胃肠漏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选取7个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胃肿瘤术后并发胃肠漏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全部患者均在治疗后恢复良好,治愈率100%,漏口愈合时间为13~57d,平均18.9±21.5d,所有患者进行0.5~1年随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肿瘤大小、炎性水肿与术后胃肠漏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大小和炎性水肿是影响胃肿瘤术后并发胃肠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大小和炎性水肿与胃肿瘤术后并发胃肠漏密切相关,临床上需要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叶青乙醇提取物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三叶青乙醇提取物对A375细胞体外抑制作用;比色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结果在质量浓度为1~625μg/ml范围内,随着三叶青乙醇提取物浓度增大可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P<0.01);三叶青乙醇提取物浓度在1~5μ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抑制有增加趋势;而在25~625μg/ml时,对A375细胞有一定毒性。结论三叶青乙醇提取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625μg/ml)能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