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男患,60岁;在传染科工作多年,既往有高血压史,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幻觉,持续数秒钟后可自行缓解。3个月以来经常头痛,以右额部为显著,晨起及劳累后加重。3d前症状加重,伴有恶心,于1996-05-27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每分钟80次,呼吸每分钟68次,血压20/13kPa。精神萎糜,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  相似文献   
2.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癌、肠癌、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5种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法(C-12系统)检测205例肿瘤病人,10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50例健康人.结果恶性肿瘤组灵敏度(70.7%)、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38%)和健康组(16.6%)(P〈0.01),在肺癌组中ROC曲线面积大于单项标志物.结论采用蛋白芯片系统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同时有较好的特异性,其临床应用效果好于单项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利福平作为抗结核的常用药物,广泛用于临床,其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还可出现药疹、皮疹及严重肝功能损害,但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少见,现将1例利福平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AIN)、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分析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5 0岁,主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1周,尿量减少3d就诊。患者于1年前患附睾结核,应用异烟肼0 .3g每日1次,利福平0 .4 5g每日1次等抗结核药物化疗8个月,于入院前1周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39.0℃,口服复方阿斯匹林0 .5g ,阿莫西林0 .5g ,利福平0 .4 5g病情无好转,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颜面浮肿、尿量减少,在当…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属于心身疾病,社会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1],许多的患者伴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对于老年人而言,对于子女及生活过度担忧、独居或丧偶、躯体疾病的折磨导致其存在更多的情感障碍,尤其在老年糖尿病这一人群中,上述症状更为突出,合理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情感障碍,对于良好的血糖控制意义深远,笔者应用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性糖尿病伴情感障碍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重及肥胖者血浆游离脂肪酸、血糖、血脂水平及分析其相关关系。方法:检测57例超重及肥胖者及56例体重正常者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血糖、血脂水平。结果:超重及肥胖者FFA、血糖、TG水平较体重正常组升高(P<0.01)且FFA与血糖、TG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0.406,P<0.05)。结论:超重及肥胖患者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伴有血糖升高,可能是超重及肥胖患者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对32例行EECP治疗的冠心病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做HRV检验,并与正常对照组32例进行比较.结果 反搏后7 d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邻近的两个窦性心律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率(PNN50)、24 h内每5 min节段窦性心律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与反搏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910~3.850,P<0.05);反搏后SDNNind、rMSSD、PNN50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克雷伯氏菌肠炎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1月至1992年7月对401例急性腹泻患儿粪便检出肺炎克雷伯氏菌70株(17.5%),产酸克雷伯氏菌4株(1.0%),表明克雷伯氏菌是本组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易引起1岁以内的婴儿感染,且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发生率最高。全年均可发病,以春秋季为高峰。并对该菌所致肠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致病性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老年人心肌缺血发作时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特点.方法 对5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与40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SDNN、SDANN、RMSSD、PNN50、HF显著低于对照组(t=3.125~4.510,P<0.01),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t=3.268,P<0.01).心肌缺血发作时HF显著低于ST段压低后1h(t=3.375,P<0.01),而LF、LF/HF显著增高(t=3.210、3.925,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病人的自主神经活动受损,迷走神经张力减弱,而交感神经张力相对亢进,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老年冠心病短暂性心肌缺血与HRV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母乳喂养、ABO或Rh血型不合性溶血病、早产、感染、头颅血肿、窒息、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A1基因变异[1]。近年来,随着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研究的深入,发现血中胆红素明显增高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损伤,而且对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及血液、免疫等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国外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报道较多,但是其他系统的损害以国内研究较多。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脑细胞能引起脑损伤和胆红素脑病,患儿可出现进行性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