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惠州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 -Ⅳ)诊断的 ADHD 儿童及青少年采用韦氏智力测定、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Conner′s 儿童行为量表、对立违抗诊断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进行 ADHD 共患病调查。结果ADHD 共患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152例,共患率61.3%,男女比例6.6∶1。其中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79例(31.9%),品行障碍14例(5.6%),焦虑障碍22例(8.9%),心境障碍23例(9.3%),抽动障碍38例(15.3%),学习困难98例(39.5%)。共患焦虑障碍女童多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疾病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学习困难共患率6~11岁组明显低于12~16岁组(P <0.05)。结论对立违抗性障碍和学习困难的共病率最高,应该重点防治。 ADHD 共患学习困难的儿童应该及早控制核心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高氧诱导的新生小鼠肺损伤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新生2日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气组(46只)及高氧组(46只),分别在空气或55%~65%氧气中饲养至21 d。21 d后空气组随机选取9只作为空气对照组(n=9);高氧组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高氧对照组(n=9),乌司他丁低剂量治疗组(n=9),乌司他丁中剂量治疗组(n=9),乌司他丁高剂量治疗组(n=9),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空气对照组及高氧对照组)、乌司他丁1万U/kg(乌司他丁低剂量治疗组)、5万U/kg(乌司他丁中剂量治疗组)及10万U/kg(乌司他丁高剂量治疗组)腹腔内注射,1次/d,连续用21 d,观察每组小鼠状态及体重变化。21 d后处死各小鼠,观察肺组织外观,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及巨噬细胞浸润的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ehyde,MDA)的活性。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小鼠体重增长高于高氧对照组,其中乌司他丁高剂量治疗组尤为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治疗能显著减轻高氧诱导的肺组织结构紊乱、巨噬细胞浸润、炎性反应及肺水肿,其中乌司他丁高剂量治疗组尤为明显。与高氧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21 d时,肺组织SOD、MDA表达水平变化不大。结论乌司他丁对高氧诱导的新生小鼠肺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可能主要通过抗炎性反应实现,且其抗炎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抗生素使用策略对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及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胎膜早破新生儿22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抗生素使用策略不同将患儿分为研究组(n=95)和对照组(n=128)。研究组入院后以风险评估与感染筛查结果相结合使用抗生素,对照组入院后以风险评估结果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及预后。按是否感染将患儿分为感染组(n=32)及非感染组(n=191),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胎膜早破时间较长,剖宫产率较高,抗生素总使用率及入院时抗生素使用率均较低,感染发生率较高,但败血症发生率较低(P < 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儿胎龄较小,胎膜早破时间较长,剖宫产率高,入院时及复查的CRP及PCT水平均较高,发热为常见症状(P < 0.05)。早产儿、剖宫产为胎膜早破新生儿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P < 0.05)。结论 对胎膜早破新生儿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征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胎膜早破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及剖宫产儿,应密切观察其病情的变化,如有发热表现,尽早复查CRP等感染指标,及时使用抗生素,防止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清钙卫蛋白在小儿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18岁临床可疑阑尾炎患者255例,抽血检测血清钙卫蛋白,最终确诊为阑尾炎患儿为病例组(n =83),非阑尾炎患儿为对照组(n =172),比较两组血清钙卫蛋白的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分析,评估钙卫蛋白诊断阑尾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病例组血清钙卫蛋白浓度为(352.9±96.4)ng/ mL,对照组为(227.8±80.3)ng/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取血清钙卫蛋白浓度>173 ng/ mL 作为阳性判断值,其诊断阑尾炎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25.0%。结论小儿阑尾炎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浓度明显升高,但由于其特异度较低,其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第2胎第2产,胎龄29周,因"母亲瘢痕子宫、早产临产"行剖宫产分娩,出生体重1620 g。生后无窒息,羊水量10 000 ml。生后30 min因"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收入院。患儿母亲妊娠26周时发现羊水过多。患儿有一胞姐2岁,体健。入院体格检查:血压61/32 mmHg,心率130次/min,体重1620 g(P50),身长40 cm(P5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在实施全身亚低温治疗诱导低温阶段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4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进行全身亚低温治疗的HIE患儿21例,采用亚低温治疗仪将新生儿直肠温度在1~2 h诱导降至34℃并维持在该水平72 h。期间采用阻抗法进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分别比较诱导低温开始及达到目标直肠温度(34℃)时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和总外周阻力(TPR)的变化情况;同步记录血乳酸水平和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 21例HIE患儿平均胎龄(39.6±1.1)周,平均出生体重(3 439±517)g,5 min Apgar评分(6.8±2.0)分。与亚低温前比较,达到目标直肠温度34℃时患儿的HR、CO和CI均明显下降(P < 0.05);SV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PR明显升高(P < 0.05);血乳酸水平明显下降(P < 0.05);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全身亚低温治疗对中重度HIE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可产生显著影响,治疗期间需要进行持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相似文献   
7.
吴文燊  黄容弟 《吉林医学》2011,(31):6570-6571
目的:比较医用振动排痰仪和人工叩背的排痰效果。方法:将1岁以内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振动排痰组(A组)和人工叩背组(B组),两组分别给予振动排痰仪和人工叩背排痰,观察两组吸痰量、需要吸氧人数、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123名患儿纳入,其中A组62人,B组61人。入院第1天吸痰量两组分别为(7.64±2.15)ml,(6.09±2.08)ml,第2天(7.67±2.27)ml,(6.38 2.03)ml,第3天(7.19±2.22)ml,(5.93±1.9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最终需要吸氧人数分别为10人,19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7.24±1.41)和(7.951±1.5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振动排痰较人工叩背能促进痰液排出,减少吸氧机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