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听力对语言影响的表现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302例药物致聋聋儿的临床观察,研究听力对语言影响的表现,从中摸索积极的矫正补偿方法,使聋儿能听会说,早日回归主流社会。方法:根据听力损失以1/2增益法,选择不同型号的助听器,用具有频率特性的玩具进行适应性训练,采用视觉强化测听法和言语测听法,调整助听器增益,努力使各频率尽可能进入言语香蕉图。结果 100%聋儿表现听觉的敏感性和言语的清晰度低,且存在不同程度的“重振”;聋儿助听补偿效果越好,语言清晰度越高;聋儿只能在信噪比>10 dB SPL的情况下才能听懂语言;言语识别中存在有不同种类的掩蔽现象;双耳配戴助听器对言语接受阈能提高约15%左右。结论:双耳配戴助听器以及利用助听器的微调和耳模的声学作用来改变助听器的频响,选择电脑编程、全数字、带有“AGC”功能、带有指向性麦克风等不同功能的助听器,都是十分有效的矫正措施;选择信噪比≥10 dB SPL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视觉、触觉功能补偿作用;努力学习好辅音;教师正确控制语音、语速、声调、掌握抑扬顿挫,防止声音向上、向后、向前掩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社区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确诊为骨质疏松患者共90例。总结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开展情况,对比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骨密度情况以及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小区骨质疏松患者在接受教育后期骨密度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骨质疏松性骨质的病理出现明显减少(P<0.01),生活习惯出现明显改善等,教育前后有着显著变化(P<0.01)。结论小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小区中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意识,使得患者的治疗意识得到改善,生活习惯更为健康,有利于骨质疏松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1例人工耳蜗植入大龄青年听觉康复实践,探索成年听障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训练的方法,旨在为有一定听力语言基础大龄语前聋青年的人工耳蜗术后康复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业余指导的方法和技巧,以患者自主感受、反馈、纠错的康复训练形式为主,定时进行辅导和评估。结果经过4个月听觉康复训练,个案言语识别平均值从术前84.3%高到99.6%;选择性听取平均识别率从术前82%提高到100%。人工耳蜗与助听器同时配戴,听力补偿效果更佳。结论有一定听力语言基础、长期配戴助听器的大龄语前聋青年,在正确认识人工耳蜗期望值的基础上可植入人工耳蜗,经过正确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可以达到听力重建的效果,提高其听辨能力和言语清晰度,增强适应社会环境及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小学随班就读聋儿适应问题的成因及矫治对策,旨在为开展有效的随班就读聋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疏导对策。方法采用观察、问卷调查、访谈.测量等方法,对山东省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192名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聋儿进行调查。结果经过早期康复教育的聋儿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因为学习时间、行为规范、教学形式、教师风格.师生关系.家长的要求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加上社会环境对残疾儿童的看法和聋儿父母的思想状况等因素。造成了他们的适应问题。结论及时有效地对随班就读聋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其优良的个性,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品质、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是随班就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Q)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SDSS评分总分为30.54±15.23分,对照组SDSS评分总分为39.25±17.74分,S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CCQQ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两组CCQQ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较大(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软件系统》课题的基本出发点介绍该软件,阐述了该软件的总体结构和特点。此软件系统可用于机构教学、聋儿自学及家长辅导,便于自查评估,改善了社区康复教师、教材、评估标准欠缺的现状;另外还可以对老年性聋引起的语言退化、嗓音语言疾病及腭裂术后病人进行言语矫治。该系统是一套互动性教学软件,可使受训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聋儿早期干预从广义上讲是一种早期教育,也是一种康复训练。但由于施教对象和施教手段的特殊性,它又与这两者有所区别。这里主要是指充分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经过医学、教育、社会的各项措施,按照教学大纲和计划,对聋儿及其家庭进行帮助,使聋儿在听觉、言语、心理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康复,重视及早地避免因残所致的心理、性格方面缺陷的发展,预防发生心理、性格的偏异。总之,早期干预应是让聋儿能真正回归主流社会成为残而不废,聋而不哑的教育。这是特殊教育的一种,属于国家基础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尽管它在任务、内容、方法、组织原则等方面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