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的临床特征,为制定合理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2月住院手术的苏皖地区225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术前血常规、血生化、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鼻窦CT及术后病理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5例中,CRSwNP组148例(65.8%),CRSsNP组77例(34.2%)。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外周血白细胞及分类、血生化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RSwNP和CRSsNP患者中至少1种变应原阳性分别占34.5%和40.3%,其中尘螨过敏最多见,阳性率分别为23.0%和26.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tIgE阳性率、20种变应原sIgE浓度等级和阳性率、吸入性及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窦CT扫描Lund-Mackay评分中,两组各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及CT总分CRSwNP组都高于CRSs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病理组织中,两组患者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均为60%以上,但嗜酸性粒细胞(Eos)在CRSwNP组的阳性率为43.2%,显著高于CRSsNP组的阳性率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地区CRS患者目前仍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性炎症为主,但CRSwNP息肉组织中Eos阳性率达43.2%,需引起重视并进一步关注。CRSwNP和CRSsNP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34.5%和40.3%,两者无明显差异,尘螨为主要致敏原。  相似文献   
2.
鼻咽纤维血管瘤虽然病理上属良性肿瘤,但易扩展到眼眶、翼腭窝、领下窝、鼻腔、鼻窦甚至颅内,故临床上应视为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但往往出血凶猛,使得肿瘤不易彻底切除而易复发。我院采用选择性动脉造影,行颌内动脉及咽升动脉栓塞后施行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16岁。进行性鼻塞半年,鼻腔大出血2次,左颊部隆起3个月。体检:鼻咽部见粉红色、表面光滑之肿块充满鼻咽腔下达悬雍垂平面,左面颊部软组织隆起,可加及5X4X3cm大小之包块,质硬,谁之不动,无压痛。于1988年4月25日在局麻下行左顿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外科综合治疗手段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31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进行了以手术治疗为中心的综合治疗 ,其中鼻内窥镜手术 2 4例 ,柯 -陆氏手术 7例 ,术前后进行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真菌治疗。结果 :术后均随访 1年以上 ,无手术并发症发生 ,采用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无复发 ,3例采用柯-陆氏手术治疗的患者复发行二次手术后恢复。结论 :本研究表明鼻内窥镜外科手术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结合内科用药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喉部的恶性肿瘤以鳞癌为多见,发生于喉部的肉瘤很少见。而肉瘤和癌同时存在者则极为少见。因此种肿瘤转移较晚,如能及时诊断,用CO2-激光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7岁,主诉渐进性声嘶1年,咳喘1月,1998年2月22日入院。纤维喉镜检查见肿物约10cm×1.0cm大小,边缘欠光滑,堵住声门,并随呼吸上下移动,呈灰白色,双侧杓状软骨运动好,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CT示右声带软组织增厚,有增强,表面高低不平,同喉旁间隙消失。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既往吸烟60年。外院间接喉镜下活检,病理为鳞癌。初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指导下吸切器切除腺样体对儿童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5例并发慢性鼻窦炎和(或)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在鼻内镜指导下采用Xomed电动吸切器行腺样体切除术,再辅以药物治疗后观察其转归情况。结果:15例患儿睡眠打鼾停止,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术后慢性鼻窦炎和(或)分泌性中耳炎经药物治疗后均痊愈。结论:鼻内镜下吸切器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且对与腺样体肥大有关的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亦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无创性临床指标在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合并哮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30例CRSwNP不合并哮喘和40例CRSwNP合并哮喘患者。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SwNP伴哮喘的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在CRSwNP合并哮喘诊断中的预测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 示,年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与CRSwNP合并哮喘相关(P 均<0.05)。ROC曲线显示FEV1/FVC和FeNO对CRSwNP合并哮喘有中等程度的准确性(AUC分别为0.816和0.768),年龄有较低的准确性(AUC=0.658),而联合模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AUC=0.921)。结论 无创性临床指标FEV1/FVC、FeNO和年龄联合模型对于CRSwNP合并哮喘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1998年~ 1999年我院对 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 ,疗效较好。现对鼻窦内窥镜手术进行全面评价 ,并分析影响本术式疗效的相关因素。临床资料慢性鼻窦炎患者 80例 ,男性 6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2 0~ 65岁。全部患者术前常规行鼻窦冠状位和 /或轴位CT片及鼻窦内窥镜检查证实。参照1997年海口会议制定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评定标准 ,1型 1期 13例 ,1型 2期 19例 ,1型 3期 1例 ;2型 1期 17例 ,2型 2期 2 5例 ,2型 3期5例。 3例有严重鼻中隔高位偏曲。鼻息肉患者术前 5天开始口服强的松 2 0mg ,每日 2次 ,术前及术后…  相似文献   
8.
9.
急性声门上喉炎是菌血症的局部表现,虽很少见,但有致命危险。感染大多局限在会厌,但杓状软骨、室带、杓会厌皱襞也常被累及。本文报告4例,均在严密观察下静脉滴注氢化考的松和抗生素(氯霉素、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内、外科综合治疗手段对变应性真菌性真窦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31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进行了以手术治疗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其中鼻内镜手术24例,柯-陆氏手术7例,术前、术后进行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 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采用鼻内镜手术的患者无复发.3例采用柯-陆氏手术治疗的患者复发行二次手术。结论 本研究表明鼻内镜外科手术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手术结合内科用药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