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清理(附10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清理对鼻窦结构及上皮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80例均为采取Messerklinger术式完成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病例。手术后2周进行第一次鼻腔鼻窦清理,以后每隔2周一次,共进行4或4次以上清理至术腔基本上皮化。结果:112例手术后1个月术腔基本上皮化,456例手术后2个月术腔基本上皮化,255例手术后3个月术腔基本上皮化;98例出现术后窦口闭锁,176例出现术腔粘连,在术腔清理过程中进行处理,这些并发症均消失;95例出现术后复发而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结论:术腔粘膜的再上皮化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窦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这一过程一般需要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手术后规范化的术腔清理能早期发现并处理粘膜病变、术腔狭窄及窦口阻塞,因而术后清理对提高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测试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能力的体系 ,研究语后聋成人和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对音乐感知的能力。方法 构建测试用的标准钢琴音调和乐曲测试素材库 ,运用该素材库在CakewalkPro 8.0平台上进行音调和乐曲的感知能力测试 ,测试对象包括已植入多导人工耳蜗的 2名语后聋成人、8名语前聋儿童和各自的正常对照组。结果 建立了一个可用于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能力测试的系统。音调差异感知阈 (df/f)在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后聋成人和语前聋儿童分别为 7.78%± 6 .6 3%和 14 .4 9%± 11.2 0 % ,与各自正常人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后聋成人在熟悉乐曲测试中 ,对正确乐曲的感知差异度为 - 2 .75± 0 .35 (半音 ) ,离散度为 1.5 0± 0 .71(半音 ) ,都与正常成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运用数字音乐技术和MIDI软件建立的这一测试系统能够方便的测试人工耳蜗植入者的音乐感知能力。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能力不及正常人  相似文献   
3.
伴颅内疾患语前聋病人的人工耳蜗植入术(附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伴有颅内疾患的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候选者的手术和术前评估的问题.方法总结在我院发现的3例伴有颅内疾病的语前聋病人,3例都已经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术.结果3例病人均在术前的磁共振检查发现了合并有颅内疾病,手术后病人均成功重建了听力.结论对于伴有颅内疾病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候选者在经过术前全面评估和审慎观察后可以实施手术;术前磁共振检查是发现大脑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炎症。治疗方法很多,疗效各异。我科自1997年起,应用Nd:YAG激光治疗SOM病人500余例,疗效满意。我们对其中70例112耳治疗后有随访记录的病人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0例112耳SOM病人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7~68岁,平均18.2岁。其中初诊病人32例46耳,经穿刺(或切开)后复发病人38例66耳,单耳52例,双耳30例。病程1周至5年,平均2.7月。治疗前纯音测听示传导性聋79耳,混合性聋33耳,纯音测听言语频率(0.5、1、2 kHz)气导平均听阈37.7 dB,气骨导间距差20~40 d…  相似文献   
5.
耳内窥镜检查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观察耳内窥镜检查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55耳中耳疾病患者,其中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5耳,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25耳,分泌性中耳炎15耳。分别在手术中及前、后进行耳内窥镜检查。结果:耳内窥镜检查能观察到手术显微镜不易观察到的部位,如:上鼓室、后鼓室、鼓窦入口、咽鼓管鼓口等,易于发现中耳病变,降低病变复发率。结论:耳内窥镜检查为中耳显微手术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以安慰剂为对照的双盲法比较了小儿急性中耳炎的青霉素2日疗法和7日疗法,即用青霉素V 55mg/kg/天,7日疗法组每日给青霉素2次,持续7日;2日疗法组头两日和前者一样,每日给青霉素2次,共4次,以后5日不给青霉素而给安慰剂,给药时间和次数不变。本组能够进行分析的1~10岁的急性中耳炎患儿共95例,7日疗法组49例,2日疗法组46例。在治疗过程中和疗程结束时根据耳痛等症状,发烧情况,普通感冒症状,耳镜下鼓膜所见以及鼓室测压结果,对上述两组进行了比较,凡一天后病儿未因疼痛而啼哭、不需服止痛药、2日后无中耳炎症状、耳流脓不到6天、一周内对侧不发炎  相似文献   
7.
8.
面神经迷路段的手术入路和显微解剖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以面神经迷路段手术入路为依据的面神经迷路段和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以及各手术入路的比较解剖.方法对6例(12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依顺序模拟经乳突-上鼓室入路、经迷路入路、经颅中窝入路的手术操作,对各入路涉及的解剖学标志及暴露范围进行观测.结果经乳突-上鼓室入路可以显示面神经的乳突段、鼓室段、迷路段远侧端的0.94 mm±0.06 mm和膝状神经节;经迷路入路可以显示颞骨内段面神经全程;经颅中窝入路对于迷路段近脑端的面神经管入口、远侧端的膝状神经节及其分支岩大神经节均显露良好.各手术入路均可确定恒定的解剖标志对面神经加以保护.结论各手术入路对迷路段面神经暴露程度不同,存在不同的优缺点,临床应用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手术显微镜因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高质量的放大图像,四十多年来在中耳手术中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术者只能观察物镜轴线正前方的结构,隐蔽部位的手术操作往往需要人为地破坏中耳腔正常结构,为后期功能重建增加了很大难度。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相继采用内窥镜进行中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可喜进展[1,2],而国内这项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作者自1997年9月以来采用耳内窥镜结合手术显微镜对35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变化的特点,对比直电极和弯电极的阻抗差异,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调试提供参考。方法在Nucleus多导人工耳蜗编程调试界面上,应用R126V1.3和NRTV3.0软件,测试11例语前聋儿童在不同时期的阻抗值,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I24M和CI24Rcontour两种植入体阻抗随时间变化的基本规律是:术中较低,开机时最高,以后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CI24Rcontour阻抗高于CI24M。结论人工耳蜗植入体阻抗开机后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新型CI24Rcontour植入体与CI24M相比,其阻抗值在术中至开机后3周内明显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