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鞘黏液瘤(NSM)是由周围神经鞘或神经支柱起源的良性肿瘤,最早于1969年由Harkin和Reed发现报道,Gallager和Helwig于1980年以“Neurothekeoma”的病名报道了53例相似的病例。临床常误诊为神经纤维瘤。我科收治左颈部NSM 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外伤畸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8例鼻外伤畸形患者中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获得骨三维图像,予以术前评估、分型及设计相应的手术方案,评价疗效改善情况。结果CT三维图像能直观和客观地显示骨锥段畸形程度和状况。18例患者的疗效评价为:治愈7例(38.9%),有效8例(44.4%),无效3例(16.7%)。总有效率为83.3%。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外伤畸形手术中有助于设计手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手术对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NOSE量表对100例需要接受正颌手术治疗的患者行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鼻腔通气情况的主观性评估。结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NOSE量表评估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60±17.1 vs 6.2±10.9,t=3.766,P=0.001)。结论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术对患者鼻腔通气方面的生活质量无不良影响,部分原有鼻炎患者鼻塞症状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375在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运用卵清蛋白(OVA)致敏的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使用实时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印迹试验(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鼻黏膜上皮细胞内miR-375、JAK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JAK2蛋白,裂解的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 3),聚[ADP-核糖]聚合酶裂解酶(Cleaved PARP),蛋白酶3(Caspase 3),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p-STAT3蛋白,STAT3蛋白和β肌动蛋白(β-actin))和血浆IL-6、TNF-α、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miR-375在变应性鼻炎小鼠的鼻黏膜上皮细胞中表达降低,而JAK2表达增高;JAK2蛋白、p-STAT3蛋白和裂解的蛋白酶3均在OVA组表达增高;给OVA致敏的变应性鼻炎小鼠注射miR-375模拟物可以导致血清IL-6、TNF-α的分泌下降,而IL-10分泌增加,该作用可以被带有过表达JAK2的腺病毒感染后而减弱。结论miR-375/JAK2调控通路存在于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上皮细胞中,并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反应,miR-375在变应性鼻炎的病程中有保护性机制。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第一鳃沟瘘管及囊肿即先天性耳颈瘘管及囊肿(congenital auriculocervical fistula and cyst)起源于第一鳃沟浅咽囊,外瘘口及绝大多数瘘管及囊肿的全程皆位于颈侧,故又称颈侧瘘管及囊肿,患者多以颈部、耳部瘘口流脓或颈部肿块就诊,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易出现残留、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探讨额部带蒂扩张皮瓣修复鼻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手术方法、流程和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自2012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例因切除恶性肿瘤后致鼻部缺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切除肿瘤、额部皮肤扩张、扩张皮瓣修复鼻部缺损、鼻再造。结果所有患者肿瘤无复发、无转移,对鼻外形满意。结论在手术根治性切除外鼻恶性肿瘤的基础上,额部带蒂扩张皮瓣转移修复肿瘤切除后的鼻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应得到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于鼻整形术的材料有许多种,材料的选择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将膨体聚四氟乙烯应用于鼻外伤一期整复术,观察其生物安全性及相容性.方法:①对象:2006-05/2007-05因鼻外伤畸形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而有要求整复的患者58例.入选前患者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和植入材料知情同意书.②主要材料:膨体聚四氟乙烯软组织补片,由上海索康医用材料有限公司提供,产品型号:Tpnose,TPLnose.③方法:行鼻-鼻中隔矫正的同时一期植入膨体聚四氟乙烯行鼻整形术.④评估:以术后的满意度评估手术效果并观察感染、排异、过敏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10个月,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为98.28%,感染1例(1.72%),无排异、过敏反应,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与事件.结论:膨体聚四氟乙烯组织相容性好,性质稳定不被吸收,用于鼻外伤后整形手术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鼻外伤一期整复术的较好材料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Medpor支架植入行全耳郭再造术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4-06/2005-0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或外伤性耳郭缺损的患者8例,其中先天性小耳畸形7例,外伤性耳郭缺损1例,行Medpor支架植入、颞筋膜瓣覆盖并游离皮片移植全耳郭再造术。采用以患者为试验对象的自身对照试验方法,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①8例患者再造耳均成活。②随访12个月,无1例支架外露。③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渐显逼真,立体感强,外形和颅耳角与健耳对称,与术前比较外形明显改善。④未出现材料排异、过敏及其他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论:Medpor支架植入耳郭再造术外形逼真,整体立体感强,远期不易吸收变形。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近十年间共行固体硅胶假体充填隆鼻术100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从1983年7月至1992年12月,施行隆鼻术1000例,其中女988例,男12例。年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喉部癌疑并伴有颈部疾患无法采用传统方法行活检术者,探索应用双进路法行活检术,以提高癌肿的检出率.方法选择17例喉部癌疑患者,纤维喉镜经鼻插入作为光导和观察窗,弯式声带息肉钳经口插入行活检术.结果喉部癌疑者行活检,病理切片示,1例为浸润癌,3例为原位癌,6例为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1例为喉厚皮病(癌前病变),6例为慢性炎症.癌肿检出率为23.53%,癌前病变检出率为41.18%.结论喉部癌疑者行双进路法活检较传统方法更具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