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中光动力治疗口腔癌的6例分析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术中光动力治疗口腔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德国产光敏剂photcsan-3 2mg/kg,静注后48小时,在全麻下行常规手术切除肿瘤后,用德国产CERALAS PDT 630 Laser 200 J/cm照射术野和肿瘤组织边缘.结果6例患者近期疗效良好.结论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进行PDT治疗,消灭术野基底和边缘的微小病灶,降低局部复发率.对口腔癌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对36例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患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颈部局控率和总生存率,对影响生存率的有关因素采用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3年、5年颈部局部控制率为44.1%和23.5%,3年、5年总生存率为47%和26.4%。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颈淋巴结≥3cm、淋巴结包膜外侵预后差。结论 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提高患的颈部局控率及总生存率。颈淋巴结大小、淋巴结包膜外侵是影响颈部局控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治疗涎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收诊的涎腺癌患者101例,采用局部扩大切除联合颈淋巴清扫的治疗方案,另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1月至1996年间收诊的涎腺癌患者78例,采用局部扩大切除的治疗方案,不进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3年复发率。结果治疗组3年内复发者4例,3年复发率3.96%,对照组3年内复发11例,3年复发率14.1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涎腺癌患者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手术结合功能性颈淋巴清扫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减少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激光动力学治疗早期喉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激光动力学治疗(PDT)早期喉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德国产光敏剂photosan-3,2mg/kg静脉注射后48h用德国产CERALASPDT630Laser200J/cm照射病变部位,必要时72~96h内再重复1~2次。结果10例患者近期疗效良好。结论PDT治疗早期喉癌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可重复治疗的特点,对早期喉癌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声门癌术后会厌下移一期喉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对 2 4例T2 、4例T3 声门型喉癌 ,根据肿瘤累及范围行扩大垂直半喉或次全喉切除术后 ,将会厌根部下拉与环甲膜或环状软骨缝合 ,会厌两侧与保留的甲状软骨前缘缝合 ,一期喉成形术修复。结果 全部病例喉功能恢复满意 ,拔管率为 10 0 % ,吞咽功能在 3~ 2 1d恢复 ,发音功能良好。 3年生存率 85 % (2 2 /2 6 ) ;5年生存率 78% (14 /18)。结论 会厌喉成形术治疗声门癌喉功能恢复满意 ,远期生存率也较满意 ,是一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治疗晚期口腔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78例晚期口腔癌或术后复发无法再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同期放化疗组39例和单纯放疗组39例。同期放化疗组患者于第1周、第4周及第8周按PF或T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行根治性外照射(4~8MV-X线,DT60~70Gy);单纯放疗组仅行放疗(剂量与同期放化疗组相同),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情况。结果同期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82.1%和61.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64,P<0.05);同期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为45.7%(16/35),2年生存率为25.0%(7/28);单纯放疗组1年生存率为24.2%(8/33),2年生存率为8.0%(2/25),两组患者1年及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晚期口腔癌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放射治疗,但同期放化疗毒副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需予以积极抗感染、支持、止吐、升白细胞等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根治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14例口腔癌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术后行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结果移植前臂皮瓣存活13例,成功率92.9%(13/14)。术后出现大拇指及腕侧皮肤麻木1例,并发静脉血管危象1例,经相应处理后好转;静脉吻合口栓塞1例,最终皮瓣移植失败。14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7.5年,死亡2例,其余12例患者修复后局部外形及语言、吞咽功能基本满意。结论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理想,是口腔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晚期扁桃体癌放疗后复发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 1 993年 6月~ 2 0 0 0年 8月诊治的 2 3例晚期扁桃体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病例 ,采取颈 下颌骨正中切开外旋入路切除扁桃体复发肿瘤 ,带蒂的胸大肌皮瓣I期修复缺损 ,并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 3~ 1 0年 ,3年生存率 2 6 .1 %(6 / 2 3) ,3年无瘤生存率 1 7.4 %(4/ 2 3) ,3年内局部再复发 1 9例 ,其中死亡 1 6例 ,失访 1例。皮瓣下、颈部局部感染 5例 ,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2例 ,呼吸困难 1例 ,误咽 2例。结论 晚期扁桃体癌放疗后复发的预后差。对适合病例作下颌骨正中切开外旋入路切除肿瘤 ,带蒂胸大肌皮瓣I期修复缺损 ,并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可延长病人生命 ,减少痛苦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触诊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触诊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99年3月-2004年12月348例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的病例,以术后常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结果348例行FNAC的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率为61.8%,灵敏度为47.1%,特异度67.9%,其中囊性变的取材成功率65.4%,实性取材成功率84.1%。结论触诊下FNAC可以作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的初次检查方法。甲状腺实质性结节比囊性病变更适合行触诊下FNAC。细胞学诊断为阳性的结果比阴性的结果更可靠,细胞学诊断为阴性时需要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颈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并与术后大体常规组织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81例行颈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病例中有74例细胞学诊断为阳性,灵敏度为91.4%,漏诊率8.6%。无明显穿刺并发症。结论颈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作为甲状腺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颈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比甲状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