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交替性电刺激在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 (facialnerveantidromicalevokedpotentials ,FNAEP)是通过刺激颞骨外面神经分支 ,记录其向中枢侧面神经传导的动作电位变化 ,来估计颞骨内面神经的损伤程度〔1〕。因为FNAEP是记录直接通过颞骨内面神经病变位置的电位 ,所以能在面神经损伤后立即进行检查 ,从而避免了传统电检查如面神经电图使诊断延迟 3~ 5d的缺点〔1〕。但FNAEP因潜伏期较短、波幅较小、受刺激伪迹的影响较大而影响对其结果的分析。本文采用交替性电刺激 ,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使刺激伪迹减小 ,使FNAEP不受影响 ,以利得出准确的FNAEP测值。1 …  相似文献   
3.
庆大霉素在F—344大鼠耳毒性与肾毒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早期判定面神经麻痹预后的新方法,包括最大刺激试验、颌下腺唾液流量测定、电味觉测量法等。但这些试验仍有其局限性,尚需进一步考验。对所有面神经外伤性麻痹,即使位于岩段,亦不应消极等待,应充分利用现代面神经外科技术,及时手术才能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甚至对战伤引起的晚期面神经麻痹亦不应等閒视之。面神经肿瘤虽少见,但也不可忽略,不明原因的末稍性面神经麻痹应强调耳科检查的重要性。贝尔氏麻痹的病因不明,治疗意见尚有分歧,本文简要地复习有关减压实验的评价及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鼻息肉的发生率在过敏和非过敏性疾患有明显差异,前者为25.6%,后者为3.9%。而鼻息肉病人合并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合并哮喘者达21~72%,与鼻息肉有关的过敏病主要有哮喘、荨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药物和食物过敏等。Moloney报告445例鼻息肉,95例(21%)有明确哮喘史,64例(14%)在形成鼻息肉前即有哮喘;在376例无哮喘者,当发展形成鼻息肉时26例出现哮喘;42例有息肉和哮喘者,27例对一或几种普通过敏原皮试过敏,反映了特应性在鼻息肉和哮喘发生上的病因学作用。阿斯匹林不耐受和鼻息肉合并发生首次由Widal等(1922)报告,其后加上哮喘构成阿斯匹林三联症,发生率在2~10%,且有渐增趋势。原因在于柳酸制剂已广泛用于日常的食物、饮料、调味品和药品中。为防止阿斯匹林三联症和鼻息肉术后复发,耳鼻喉科医师应熟悉含阿斯匹林的复方制剂并在鼻息肉术后禁用。  相似文献   
6.
耳硬化症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7.
不回返喉神经,即直接从迷走神经主干进入喉。此种畸形少见,发生率约为0.3~1.0%。由于不回返喉神经不受气管食管沟的保护,因此容易遭受甲状腺肿物的压迫或牵扯而出现症状,甚至很小的良性肿物亦可引起。作者报告3例不回返喉神经因受甲状腺良性肿物压迫,出现声嘶、慢性咳嗽,经手术松解神经后症状消除。手术发现肿物皆很小,如神经呈返回走行即不致受伤。这类小肿物同位素扫描常不能发现,需CT扫描才  相似文献   
8.
面神经专题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将术前皮肤消毒剂碘伏、碘酊、乙醇分别置人豚鼠中耳腔,两周后宰杀,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光镜下观察听泡,发现所有药物暴露耳的中耳腔、前庭、内淋巴腔、耳蜗基底转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提示皮肤消毒剂置入豚鼠中耳腔时能够造成严重的中、内耳损伤。  相似文献   
10.
作者首次报告应用Urografin(一种含碘的水溶性造影剂)治疗突发性聋。这种治疗方法是偶然发现的,缘系作者为一突发性聋患者使用激素、维生素、血管扩张剂等治疗无效后,在聋后38天准备行椎动脉造影,当静脉注入1毫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