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菱迪芙治疗内听动脉血栓性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可导致内听动脉血栓形成,继而发生突发性耳聋,虽发病率相对较低, 但由于内听动脉供应区的侧支循环较差,且该动脉供血的耳蜗、前庭器官对缺血反应敏感,临床表现为发病急、听力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2.
尽管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各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却表明阻断或封闭某些炎性介质或细胞因子并不能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目的,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变应性鼻炎中、丝裂原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的活化与各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的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头部钝器或穿通伤所致的视神经传导受阻,从而引起视力下降或消失,称为外伤性视神经病(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目前,TON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及视神经减压术。然而对于外伤后无光感的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有较大争议。本文对我院2007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例行视神经减压术的TON无光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术前无  相似文献   
4.
鼻咽血管纤维瘤的微创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综合应用多种有效的止血措施,鼻内窥镜下微创外科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的方法.方法 12例患者全部行CT、MRI鼻内窥镜检查术,术前2 d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并行供瘤动脉栓塞术,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瘤基注射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液,用自制的微型电刀电切-电凝肿瘤.结果 全部患者均在鼻内窥镜下完全切除肿瘤,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选择恰当的手术适应证,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多种有效的止血措施合理应用并有机结合可减少术中出血.应用微创外科技术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鼻腔功能保存和术后局部复发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及其与Th2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变应性鼻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和纯化淋巴细胞胞质及胞膜PKC,采用同位素γ-32P-ATP催化活性测定法检测其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和IL-5在的含量。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淋巴细胞PKC的总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且变应性鼻炎组胞膜PKC的活性及胞膜PKC活性占总活性的百分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患者血清IL-4和IL-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KC的激活可能与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加有关;提示PKC通道可能参与T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PKC信号转导途径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989年我院引进德国Storz鼻内窥镜,用以确诊咽扁桃体病变,并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行咽扁桃体切除术,取得较满意效果。本组28例中男19例,女9例,5~21岁。长期鼻塞张口呼吸21例,反复或持续性耳闷4例,反复发作急性化脓性中耳炎3例。所有病例均经鼻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Hopkins潜窥镜与套管钳配套在明视下取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用Hopkins潜窥镜与套管钳配套取出11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结果:112例均获成功,异物1次钳取成功率为91.07%,2次成功率为6.25%,3~5次成功率为2.68%。无窒息性异物变住所致死亡和气管、支气管壁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此术式可使术者在明视下或电视监视下钳夹并取出异物,突破了传统手术中盲目钳夹的局限性,提高了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的成功率、精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4岁,曾在我院诊断为“喉乳头状瘤”。直达喉镜下行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并行气管切开。戴5mm气管套管。术后6个月余,患儿出现气管外套管断裂。其母亲抱入医院时,原气管切开口呈闭合状。套管弧形管不见。患儿呼吸困难。喘憋明显,躁动不安。查体:患儿面色紫绀。三凹征明显,心率150~170次/min,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紧急建立通畅的气道,截取吸痰管5cm,经断裂套管的管腔置入,外接氧气,患儿缺氧状况缓解。遂立即抱入手术室,拟在全麻经气管造口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但因造口狭小。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变部位以膝关节以下动脉血管的狭窄或阻塞为主,不积极治疗,容易导致糖尿病足或坏疽,甚至截肢。我们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商品名:凯时)配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下肢血管病变,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异物的病理特点常取决于异物的种类和性质。我们近 4年诊治 3例刺入纵隔的左支气管塑料头大头针异物 ,报告如下。例 1 男 ,8岁。因口含别衬衣大头针玩耍时误吸后咳嗽 4d于 1997年 2月 2 1日入院。一般情况好。胸片示左胸部有 1金属针异物 ,与左主支气管近垂直方向穿透支气管壁 ,针体的 1/ 2刺入纵隔。全身麻醉高频喷射给氧 ,管径 4mmStorz支气管镜及潜窥镜下见左主支气管近分叉处 1大头针刺穿支气管壁 ,其白色球形塑料头端位于上、下叶分叉处。术中反复退针 ,试图将针退至支气管内 ,但只能退出部分。最终 ,夹针中部拉取 ,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