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我科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羊膜移植行翼状胬肉切除术60例(78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泪道阻塞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溢泪,伴或不伴有眼流脓。我科采用广州市博视医疗保健研究所生产的泪道硅胶管,施行泪道逆置硅胶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2001年8月至2005年10月我科诊治的门诊患者共118例146眼,男性45例53眼,女性73例93眼;年龄18~65岁;其中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微血管内皮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及经电针刺激百会、水沟穴对大鼠缺血脑区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elect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实验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其缺血侧脑基底核区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P-选择素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治疗组大鼠缺血侧脑基底核区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穴位治疗可降低大鼠缺血侧脑基底核区微毛细血管ICAM-1、P-选择素表达水平;早期电针穴位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区炎性反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5-氟尿嘧啶(5-FU)和巩膜瓣可调节缝线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通过对58例70眼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全身护理与眼部护理,控制眼压,眼部清洁消毒。术后观察术眼视力、眼压、滤过泡、角膜、前房情况,局部用药与眼球按摩以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有效控制眼压。出院指导与随访给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结果:本组58例70眼经有效的护理,均顺利实施手术,术中、术后无严重而持久的并发症,术后恢复理想,平均随访23个月,64眼维持功能性滤过泡,占91.43%,62眼眼压〈21mmHg。眼压控制有效率为88.57%,大部分患者能坚持较长期的随访复查。结论:对复合式小粱切除术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与青光眼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术后康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风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38例(42眼)作为研究组,按1∶5的比例从剩余患者中随机选取190例(215眼)未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术前视力、视网膜脱离手术、玻璃体手术、玻璃体积血以及晶状体核分型是影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危险因素有术前视力<20/200、 玻璃体积血和核分级。 结论 术前视力<20/200、 有玻璃体积血病史及晶状体核分级较高的患者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发生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联合深层巩膜瓣切除的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35例40眼青光眼施行联合深层巩膜瓣切除的小梁切除术,在浅层巩膜瓣下切除一深层巩膜瓣,4mm×4mm大小,仅留下一菲薄的巩膜床,有10例13眼局部应用0.02%丝裂霉素C,做小梁切除,虹膜周边切除,浅层巩膜瓣缝合5针,球结膜球筋膜切口水密缝合.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前房、并发症.结果 40眼术前眼压(23.7±8.5) 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经8~3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的眼压为( 14.4±7.8) 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1、3、6、12、24、30个月眼压分别为(9.7±3.8)、( 12.3±4.1)、(14.1±4.7)、(13.8±5.1)、(13.9±5.3)、(14.3±4.4)、(16.7±6.4)mm Hg,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21 mm Hg者35眼,完全成功率为87.5%(35/40).眼压≥21 mm Hg者5眼,其中2眼局部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21mmHg,条件成功率为5.0%(2/40),总有效率为92.5%(37/40).术后视力不变及提高32眼,下降8眼.Ⅰ型滤过泡5眼,Ⅱ型滤过泡30眼,Ⅲ型滤过泡2眼,Ⅳ型滤过泡3眼.术后早期球结膜切口渗漏4眼,一过性浅前房5眼,短暂性低眼压8眼,恶性青光眼2眼.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联合深层巩膜瓣切除的小梁切除术可达到长期有效的降眼压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