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TRAE)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采用TRAE治疗的12例ADPKD并发血尿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粒径300~900 μm三丙烯明胶微粒球(Embosphere)行TRAE术,栓塞靶血管为肾动脉2级以下分支,栓塞终点为靶血管主干对比剂滞留。术中复查造影明确靶血管闭塞情况。观察住院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0 d内再出血率、肾脏总体积缩小率、血红蛋白升高率。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RAE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 d内11例患者血尿逐渐转清至消失,30 d内无再发血尿,1例90 d后再发血尿,经再次TRAE后血尿消失,止血成功率为91.66%。所有患者腹痛、腹胀较术前缓解,10例出现不同程度腰背部酸痛、低热,经止痛、退热、对症治疗3~5 d后症状消失,无异位栓塞、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内肾脏总体积与术前相比缩小30.47%(P<0.01),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上升22.81%(P<0.01)。结论 TRAE术治疗ADPKD并发血尿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更多病例证实。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它是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酸性哺乳动物壳多糖酶(acid mammals chitinase,AMCase)作为壳多糖酶家族重要成员之一,与其下游信号分子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3一起,通过依赖白细胞介素13诱导的Th2炎症途径而发挥作用,近年来已成为哮喘研究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宫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67例,按是否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分为A组(n=35)例和B组(n=32);A组清宫术前先行双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栓塞术,B组采用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化疗后行清宫术,比较2组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清宫术。A组清宫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B组(P<0.05);A组发热、腹痛、恶心及呕吐、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B组(P<0.05),均未见子宫感染、穿孔、破裂发生。结论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较单纯甲氨蝶呤化疗联合清宫术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且安全性高,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TACE中颗粒型栓塞材料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7例,按颗粒型栓塞材料的类型分为粒径100~300 μm Embosphere微球组(EBM组)、150~350 μm PVA颗粒组(PVA组)、150~350 μm明胶海绵颗粒组(GSM组),EBM组35例,PVA组32例,GSM组30例,分别采用40%碘化油与盐酸表柔吡星注射液混悬液、3种颗粒型栓塞材料栓塞肿瘤靶血管,栓塞终点为3~5个心动周期对比剂未排空,随访术后1、3、6个月患者疾病缓解率、临床获益率,比较3组患者至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栓塞术后综合征发生率、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EBM组术后1、3、6个月缓解率分别为82.86%、77.14%、71.42%,PVA组为50.00%、43.75%、37.50%,GSM组为56.67%、50.00%、46.67%;EBM组至疾病进展时间为16(95% CI 10~21)个月、PVA组为8(95%CI 6~9)个月、GSM组为9(95%CI 5~12)个月;EBM组术后腹痛、发热发生率分别为45.7%、88.6%,PVA组为75.0%、56.2%,GSM组为80.0%、56.7%;EBM组术后近期疾病缓解率高于PVA组和GSM组,至疾病进展时间长于PVA组和GSM组,腹痛发生率低于PVA组和GSM组,发热发生率高于PVA组和GSM组,EBM组与PVA组、GS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PVA组与GS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3组患者间术后临床获益率、总生存时间、恶心及呕吐发生率、肝功能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术后患者未出现肝功能衰竭、肝脓肿、消化道出血、胆管损伤、胆囊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100~300 μm Embosphere微球、150~350 μm PVA颗粒、150~350 μ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原发性肝癌靶血管安全有效,100~300 μm Embosphere微球栓塞术后患者近期疗效更优,更适合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6.
慢性炎症性疾病涉及许多疾病的发展过程,如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 A)、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 y bowel disease,IBD)等。研究发现,Th17和Treg细胞通过其自身及产生的相应细胞因子,在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Th17和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 Cell,Treg细胞)的分化共用了TGF-β这个细胞因子,提示他们在分化过程中有某种关联。本文旨在阐述Th17细胞与Treg细胞比例失衡在相关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颞骨内面神经麻痹开放面神经骨管的意义。制作压榨性损伤颞骨内面神经麻痹实验模型,测定面神经骨管开放组和非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并行光镜、电镜观察。骨管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为45.7%±7.0%;非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31.1%±5.2%,两组间差异显著。非开放组比开放组神经纤维间的浮肿程度轻,而髓鞘板层间开离现象重。提示开放面神经骨管能解除骨管对面神经的反作用力损伤。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零星出现蝮蛇抗栓酶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1、2]及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报道。蛇毒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它含有多种大量烈性酶[3](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2、脱氧核糖核酸酶、碱性磷酸酶等),故作用广泛。为了探讨其滴鼻液对粘膜纤毛活性有否...  相似文献   
9.
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关系.方法 对141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136例我科无鼻病症状者作为对照组,比较鼻中隔偏曲发生情况.结果 141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74例合并鼻中隔偏曲,占52.48%;其中鼻中隔偏曲并双侧慢性鼻-鼻窦炎56例,鼻中隔偏曲并偏曲侧慢性鼻-鼻窦炎10例,鼻中隔偏曲并偏曲对侧慢性鼻-鼻窦炎8例.136例对照组中鼻中隔偏曲者24例,占17.6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6.74,P<0.01).结论 鼻中隔偏曲是慢性鼻-鼻窦炎发病的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手术前后嗅觉功能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嗅觉障碍是鼻科临床常见的症状,鼻内镜手术使鼻腔鼻窦内机械性阻塞因素被清除,鼻腔通气引流状况及嗅觉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为了观察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变化情况,我们对79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手术前后的嗅觉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总结嗅觉恢复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