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对声门型喉癌T3 病变的可行性及修复材料的选择。方法 对 1986年 1月~ 1994年 1月 78例行喉部分切除术的声门型喉癌T3 病变患者的术式及修复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 5 %、75 6 % ,局部复发率 15 4%。应用了梨状窝粘膜 甲状软骨板外侧软骨膜、会厌软骨瓣及带状肌双肌双蒂瓣 3种方法修复创面 ,均获得了较好的喉功能恢复。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是根治声门型喉癌T3 病变合理、有效的方式 ,但不能完全替代全喉切除术 ,应根据切除范围选择合理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喉癌、梨状窝癌行全喉切除术后早期经口进食进行可行性研究。方法 :42例行全喉切除术的患者 (其中喉癌 34例 ,梨状窝癌 8例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2 1例 ,术后 48~ 72h经口进食 ;对照组 2 1例 ,按常规 10~ 12d经口进食。结果 :观察组咽瘘发生率为 4.8%(1/ 2 1) ,对照组为 9.5 %(2 / 2 1)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 ;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术前未行放疗的喉癌、梨状窝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 48~ 72h经口进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35例经临床和CT检查确诊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颅脑B超检测颅内大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显示31例患儿在急性期脑血流速度减低,2─3周后恢复正常。35例患儿进行了脑电地形图检查,显示HIE患儿出现局灶或弥漫性慢波功率增高,其结果提示这二项检查在早期诊治新生儿HIE上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5.
我科1989~1991年收治恶性淋巴瘤15例,其中非何杰金淋巴瘤12例,本病在临床治疗与预后上与何杰金氏病有所不同,现将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9人,女3人;年龄3~13岁,中位数8.5岁,6岁以上8例,占66.7%。发病地区:均为河北省人,其中邯郸地区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白血病强化疗的应用,化疗期间并发的粒细胞减少性肠病日益增多,应引起重视。我院1988~1991年收治的小儿急性白血病36例中,8例发生粒细胞减少性肠病。白血病分型按F-AB分型:急淋L_1型2例,L_2型1例,急非淋M_3bM_6各1例,淋巴肉瘤白血病3例。粒细胞减少性肠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粒细胞减少期间伴发热、腹痛、腹胀、腹泻、腹部压痛及血便或低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MRI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MRI对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甲状腺癌的患者30例,术前均行颈部MRI检查,标记可疑转移淋巴结,按颈部分区定位。同期行颈清扫术并将淋巴结分区送病理,标记MRI所示可疑淋巴结做病理对照,分析其MRI表现及主要特点。记录术后颈清扫标本中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RI标记淋巴结阳性率73.1%(98/134),阳性淋巴结检出率60.5%(98/162)。结论MRI检查能明确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对临床分期评价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军健  施惠晶 《实用癌症杂志》2003,18(4):411-413,416
目的 探讨全喉切除手术后咽瘘发生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行全喉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24例(22.6%)发生术后咽瘘,术前放疗、术后抗生素的选择、术后血红蛋白值和肿瘤病理类型与咽瘘发生有关。结论 全喉切除术患者应根据营养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决定是否输血;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术前应实行有计划的术前放疗。  相似文献   
9.
鼻息肉发病率高,易复发,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主要有慢性炎症、变态反应、免疫学说等.最近还发现多种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在鼻息肉中存在并影响其发生及病理变化.FasL/Fas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在维持器官正常发育及某些病理过程(如癌变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丝裂霉素C在预防声带手术后前连合粘连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报道[1]认为丝裂霉素C由于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阻止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物质而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能有效地抑制声带手术后鼻腔粘连.我们观察了在显微支撑喉镜下行双侧声带近前连合处病变切除时,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涂布在预防前连合狭窄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