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初亭 《工企医刊》2000,13(2):19-20
我科于1997年1月~1999年1月,应用 Nd-YAG 激光治疗鼻中隔前下部出血18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6例中,男105例,女81例;年龄8岁~57岁,左侧84例,右侧73例,双侧29例;病程1个月~2年不等;出血部位均在鼻中隔前下部,其中鼻中隔粘膜靡烂83例,小血管扩张62例,毛细血管瘤31例。  相似文献   
2.
咽旁间隙肿瘤手术方法和径路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肿瘤手术方法和入路的选择.方法 对6例原发于咽旁间隙较大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和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分别采取颈侧入路、腮腺后入路、口咽软腭部入路及经颈颌入路的方法,完整切除了咽旁间隙肿瘤.结论 根据肿瘤的起源、大小、部位和性质选择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入路.对于比较大的良性实体或低度恶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以颈外入路和颈颌入路为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上鼓室切开结合外耳道和鼓室成形术治疗主要局限于上鼓室胆脂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上鼓室进路治疗31例病灶主要限于上鼓室的胆脂瘤患者,并于清除病灶后,用耳屏或耳甲腔软骨/软骨膜行外耳道成形和鼓室成形术,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和恢复传音结构。结果:经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和鼓室成形术后,除2耳鼓室硬化者外,余听力都有提高或保持正常状态,仅有1例出现鼓膜穿孔,31例均未发现囊袋状内陷或胆脂瘤再发。结论:上鼓室切开进路,I期用软骨/软骨膜行外耳道成形和鼓室成形术,较好地恢复了外耳道及中耳结构形态和功能,对治疗局限于上鼓室的胆脂瘤和防止复发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初亭 《中国厂矿医学》2000,13(3):205-206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的开展,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我科于1998年3月以来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21~62岁。病程1年~20年不等。都有不同程度鼻塞、头痛及嗅觉下降等症状。其中单纯性鼻窦炎9例,合并鼻息肉34例。有8例经过一次或一次以上传统鼻息肉摘除术后又复发。全部病例术前均行鼻腔CT扫描,其中上颌窦炎5例,上颌窦、筛窦炎33例,筛窦炎4例,全鼻窦炎1例。术前常规行鼻腔内…  相似文献   
5.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约占急诊的1/3。鼻出血量多者可达数百毫升,甚至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我科收集2009年9月~2012年12月住院的42例鼻出血患者,鼻内镜下进行止血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关颈段气管病变行气管袖状切除的治疗经验。方法介绍1995年1月~2000年12月5例涉及颈部气管病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5例中2例气管原发肿瘤;2例甲状腺肿瘤侵犯气管;1例颈部挤压伤气管闭锁。分别采用了颈段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手术。结果5例病例术后未发生气道狭窄和通气困难。结论颈段气管肿瘤或外源性肿瘤侵犯气管、外伤性气管闭锁,行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手术是重建和恢复气道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注重医学生正确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将临床思维贯穿于临床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始终,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并转化为临床能力。提倡教学互动,增加技能实践,培养临床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尽快使医学生培养起科学的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23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重症监护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元庆  戚建伟  初亭 《吉林医学》2006,27(3):292-293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重症监护、治疗体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3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行全麻根治性手术治疗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及治疗。结果:23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根治术后19 ̄46h出现高血压危象1例、一侧肺不张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低血压2例、皮下气肿4例;经治疗后均好转。结论:通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伤口观察及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维护内环境稳定,辅以止痛,可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使患者顺利度过术后危险期,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9.
背景:多频稳态听觉反应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听觉电生理学检测方法,在儿童客观听阈评估方面应用很多,而在成人耳聋患者应用较少。目的:探讨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性脑干反应和多频稳态听觉反应的关系,明确多频稳态听觉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对比分析,于2006-01/2008-03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听力研究室完成。对象: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30例(60耳),磁共振检查排除内听道占位病变。方法:所有受试者采用美国Intelligent Hearing诱发电位仪先行听性脑干反应,再行多频稳态听觉反应测试,分别以降10升5法得出二者的反应阈。多频稳态听觉反应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软件分别为Smart ASSR和Smart EP。主要观察指标:比较多频稳态听觉反应阈值和传统听性脑干反应方法检测所得阈值及波形引出情况。结果:多频稳态听觉反应的1,2,4kHz阈值和听性脑干反应短声反应阈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0.912和0.901,同时多频稳态听觉反应能检测到听性脑干反应不能引出的波形。结论:多频稳态听觉反应和听性脑干反应有很大的相关性,在波形引出方面优于听性脑干反应,因此多频稳态听觉反应在成人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出血的出血原因,研究其出血部位及鼻内镜下止血方法。方法42例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并予以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结果36例患者经鼻内镜下出血点电凝止血术成功,另6例患者经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止血术后无再出血发生。结论鼻出血与高血压及饮酒关系密切;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效果好,患者痛苦少,损伤小,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