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科学   16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茶棚银矿位于河北省北部坝上草原向山区过渡地带,风成砂覆盖严重,示矿标志不明显,地表找矿难度大;地表矿体断续出露,而深部银矿体主要以隐伏矿体的形式赋存于近南北向展布的构造破碎带中,数量明显增多、品位变富、厚度变大;在这种特殊的景观地质特征下,利用激电中梯扫面,可发现厚覆盖状态下构造矿化蚀变带,利用EH4连续导电率测量可厘定矿化蚀变带的规模、产状并可提供隐爆角砾岩体等深部控矿地质信息,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的中低阻陡变带和中阻带,特别是陡变带中的转折部位(形态呈耳状部位)可具体定位银矿体的赋存空间。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阜平县麻棚——赤瓦屋金多金属矿化密集区,以麻棚、赤瓦屋岩体周边部发育的众多金多金属矿为代表。麻棚、赤瓦屋岩浆活动带其发生、发展及演化为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源和热源;产于阜平群变质岩系地层中次级断裂构造带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空间基础;具有较高金、银元素含量的阜平群深变质岩系,为区域矿床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条件;该区域矿体均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以岩浆活动为主,并有少量地层中的金多金属元素参与。  相似文献   
3.
冀北康保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化德群时代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化德群处于华北地台与内蒙地槽分界地带,长期以来对其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不同认识。通过区调工作在冀北康保县屯垦一带获得两组变质二长花岗岩中自形透明柱状晶体的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值分别为(2091±17)Ma和(2154±33)Ma,下交点年龄为(736±90)Ma和(990±147)Ma。认为上交点年龄代表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同时也是该地区化德群的上限时代。  相似文献   
4.
通过1:5万永固圩幅化探普查工作证实,广东省怀集县大坑山一带多金属异常强度较高,元素组合复杂,尤以金为主,品位高、强度大,其成矿条件有利,为Au-Pb(Zn)多金属成矿带的反映。通过化探普查及地质踏勘,认为矿带处于浅剥蚀状态,找矿意义重大,找矿目标是层控硫化物石英网脉-细脉-大脉型金矿,其次对于铅、银矿也具有一定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南段甘陶河群铜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行山南段铜矿化带成矿地质背景、甘陶河群火山岩铜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了翔实的研究。结果认为,宏观上,太行山南段铜矿化带受裂陷槽和变质核杂岩构造体系的控制。铜矿化的产出受层位、岩性、韧脆性断裂、围岩蚀变等因素的联合控制,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类型以细脉浸染状为主。进一步找矿方向重点应是深部找矿,工作方法采用综合找矿,主要手段为物探电法和钻探工程。  相似文献   
6.
西石门铁矿是河北省南部邯郸.邢台地区最大的矽卡岩型铁矿。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对矿石中与磁铁矿共生的金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样品的坪年龄为133.1±1.3Ma,相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3.6±2.5Ma,表明西石门铁矿形成于早白垩世。与宁芜玢岩铁矿和山东莱芜、金岭等地矽卡岩铁矿形成时间一致或相近,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为岩石圈大规模减薄。  相似文献   
7.
    使用可循环的NH4Cl 溶液作为中间媒介获取Mg2+用于CO2 矿物封存是一种新兴工艺,但是纤蛇纹石在NH4Cl 溶液中较 低的Mg2+浸出率却是这项工艺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灼烧处理对纤蛇纹石进行改性。结果表明, 灼烧处理 可以有效改变纤蛇纹石中Mg2+反应活性。在600℃灼烧后,所得产物与NH4Cl 反应的转化率达到55.64%,比灼烧前提高了 约43%。600℃灼烧处理脱除了纤蛇纹石外羟基,增大了矿物的反应表面积和具反应活性的Mg2+的量,促进了其与NH4Cl 的 反应 ;脱除内羟基后,具反应活性Mg2+减少,与NH4Cl 反应的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祖拜地区发育两种类型的区域变质作用,第一种类型属于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第二种类型属于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时代发生在晚古生代华力西期,其间有3个阶段变形变质作用发生,早期阶段以形成低温绿片岩相变质岩石组合为主,构造片理(S1)与原岩沉积层理(S0)基本一致。中期阶段以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为主,形成典型的递增变质带,并使早期构造片理(S1)发生紧闭褶皱,也是阿尔泰华力西期造山带变形变质的主期。晚期阶段为退化变质作用,变质作用轻微,变形作用不明显。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变形变质作用类型代表了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记录了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二氧化碳封存的水镁石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辰  赵良  高雄  季峻峰  陈骏 《第四纪研究》2011,31(3):438-446
缓慢的矿物溶解速率以及溶解介质难以回收一直是影响CO>.2>矿物封存发展的两个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以可循环的氯化铵溶液作为中间媒介的CO<,2>矿物封存工艺.在此基础上,选取水镁石作为富镁硅酸盐矿物的代表,系统地研究了水镁石在氯化铵溶液中的流一固两相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该溶解反应符合Avrami经验模型.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0.
南款—红岭子金多金属矿田位于太行山北段野狐—镰巴岭—东团堡多金属成矿带上,控矿因素主要是阜平幔枝构造逐级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断裂构造和岩浆岩,地层仅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基础和物理化学环境;燕山期侵入的中酸性岩体、岩株、岩脉及隐伏和半隐伏的岩枝、岩株的空间展布规律决定了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成矿元素的组合规律;断了构造的类型和性质更是直接控制了矿体的规模、形态、矿化类型等矿床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