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洲大部分区域,位于磁赤道带附近,属于低纬度地区,以水平磁化为主,磁性体产生的ΔT异常与处于中高纬度地区的中国大陆广大地区的ΔT异常特征差别较大,长期以来,人们主要通过化极的方法来对磁异常进行处理和解释,但往往因为精度较低和实用性较差等问题,很难真正使用.本文通过对各种形状磁性体磁场基本公式的分析与研究,分析了不同磁化条件下ΔT、Za、Ha异常特征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低纬度地区ΔT异常的解释方法——"反号互余法".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易于实际操作的特点,不仅可以解决低纬度地区ΔT异常解释问题,而且对全球磁异常的认识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白马钒钛磁铁矿区试验钻孔井壁岩矿石磁化率与钒钛磁铁矿含量的关系,矿区岩矿石磁化率与钒钛磁铁矿含量的相关性,建立了磁化率与钒钛磁铁矿含量的回归方程。通过此方程的应用可以快速判断井壁岩矿体的钒钛磁铁矿含量,指导采样布设。  相似文献   
3.
基线值的观测质量是综合评价地磁台观测资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肇庆地磁台2007年9月18日进行的连续46组绝对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相应时段基线值的稳定性及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磁静日的不同时段进行的绝对观测对基线值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基线值观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广泛分布膨胀土,对园区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该区膨胀土的成因、分布、特性等进行调查、研究,对膨胀土的危害、整治进行了阐述,并对膨胀土处理不当的案例进行了总结。提出的主要治理措施为膨胀土填方地基、边坡,掺石灰是膨胀土改性处理的最有效方法。膨胀土地基,可采用增加基础埋置深度的防治措施,园区内膨胀土区基础埋置深度应不小于2m。边坡工程采用缓边坡、分级低挡墙方案,并注意挖方方式、顺序的合理性。膨胀土区建设,无论何时都应高度重视防水、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多年的实践,从煤层气赋存特征、煤层气地质学理论出发,分析煤层气与天然气的根本区别。通过对天然气AVO理论的取舍,重建了煤层气AVO技术的岩石物理理论,保留了天然气AVO技术的地震波理论外壳,建立了煤层气AVO技术的地震波理论基础。将煤层气AVO技术的岩石物理基础和地震波理论基础应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在煤层气局部富集区预测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实现煤层气勘探开发从“以工程为主导”到“预测指导下的工程”之转变。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贵州省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差异状况及驱动因子.基于贵州省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利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土地利用类型年均变化幅度、年均变化率与相对变化率5个指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13年间,贵州省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以耕地和林地的变化为主,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出林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交通用地明显增加,耕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减少.(2)贵州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总体呈增长趋势.(3)8类土地利用类型中,园地的区域变化差异较大,牧草地区域变化差异较小;贵州省西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东部地区显著.贵州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生态退耕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结构,必然引起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变化,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保护研究尤其是在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能有效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土地整理融入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思想是未来土地整理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基于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思想,探讨了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要点,以贵州省荔波县板寨河头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农田斑块、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景观规划设计,促进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自动雪深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书成  邱杰  吴静  孔万林 《气象科技》2017,45(4):616-621
近年浙江省陆续建设部署了200多套自动雪深观测仪,为了使其观测数据有效应用于防灾减灾工作,本文分析了自动雪深仪在实际业务中的运行情况,查找了仪器结构、测雪板材质、安装方式、土壤霜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以小时数据变化为主的雪深数据质控方法,并在实际降雪过程中进行了检验,对雪深观测的有关技术规范提出了改进建议。结果表明,自动雪深观测仪可以全面连续的反映积雪的变化过程,获取丰富的实时观测数据,相比人工测量雪深在时效、精度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煤层气含气性和密度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煤储层的含气量与纵波速度、横波速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在达到AVO技术对地震资料的品质要求下,这种关系则可以通过AVO异常反演直观的体现出来.研究区韩试12井与合试5井的11#煤层正演模拟结果表明,韩试12井11#煤的AVO响应特征为反射振幅随偏移距增大而减小,其煤层顶板为负截距、正梯度,底板为正截距、负梯度,表现为典型的煤层气富集特征;而合试5井11#煤则无AVO异常响应,表现为低含气量,该解释结果与排采数据较吻合.韩试12井AVO的反演结果证明,依据截距、梯度数据体运算获得的AVO异常综合剖面图,可有效预测煤层气富集有利区域及部署煤层气高产井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