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科学   1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前,东海预报中心利用精确的预报模式协助海事部门成功救起14名落水船员,受到有关部门的通报表扬。2006年12月17日凌晨,一艘载有14名渔民的渔船在长江口东约140海里处沉没,船员报警后乘救生筏逃生,但已失去联系。险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对渔民的安危高度重  相似文献   
2.
关于降水干旱指标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当前几种常用的基于降水量的干旱指标的优点和不足作了比较与分析,结合非参数统计方法和游程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旱指标,与其它几种指标相比,具有适应面广、使用灵活、便于不同地区的统计分析、便于定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聚3,4-吡啶二羧酸修饰电极,研究了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聚3,4-吡啶二羧酸聚合物膜对多巴胺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并且可以消除抗坏血酸对多巴胺测定中的干扰。多巴胺的浓度在2.0×10-6~4.0×10-5mol/L内与其氧化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3.2%(n=10),检出限为8.0×10-8mol/L。将该修饰电极用于分析模拟样品和注射液样品中的多巴胺,分析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有望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4.
慕士塔格冰芯钻孔温度测量结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2年8月对慕士塔格冰川累积区海拔6300m左右的两根冰芯钻孔(其中—根达到冰川底部基岩)进行了温度测量,揭示了该处冰川的温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慕士塔格冰芯的冰温是目前中低纬地区山地冰川中最低的,达-21.79℃,该最低温度出现的位置在35m以下;冰床底部的温度为-20.76℃,也远低于其它山地冰川的冰床温度,极低的温度对成冰过程有重要影响,并有利于获得可靠的冰芯记录。  相似文献   
5.
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塔中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裂缝的发育程度.通过对塔中地区取心井岩心上的裂缝进行详细观察和统计,结合测井资料与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技术对裂缝的发育期次、纵向分布特征和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有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7.
傅祥林 《铀矿地质》1996,12(4):204-213
本文以铀矿区广泛发育的黄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成因矿物学方法探讨金鸡岭岩体外带铀矿床的成矿机理;论证了矿质来源于岩体的围岩,与花岗岩关系不密切;岩体侵位所引起的围岩热变质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变质热液,是导致成矿物质重新活化、迁移和富集成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空、地面天气图、红外云图、多普勒雷达图等资料对临汾市2004年6月16日局地降雹的天气背景、形势演变、层结稳定度、云图和雷达回波等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以往冰雹预报经验对新一代雷达的探测能力进行了初步检验。分析发现,这次降雹过程属典型的西北冷涡影响型,此类型降雹相对于西北气流型和西风槽型降雹具有其自身特征;从多普勒速度图上,可分析出降雹过程中飑线前后较明显的中尺度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9.
基于MODIS数据的青藏高原冰川反照率时空分布及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冰川反照率对冰川融化具有重要影响,以2000-2013年MODIS的MOD10A1逐日积雪反照率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青藏高原冰川反照率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冰川年平均反照率变化范围是0.42(枪勇冰川)~0.75(PT5冰川),其中夏季平均反照率变化范围是0.45(来古冰川)~0.69(东绒布冰川和古里雅冰川)。冰川反照率空间分布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冰川反照率的变化速率空间分布规律明显——南部较大往北减小,北部反照率出现增大现象。研究区内大部分冰川反照率呈波动降低的趋势,年平均反照率和夏季平均反照率变化速率最大值都出现在枪勇冰川,分别是-0.015 a-1和-0.019 a-1。木吉和木孜塔格冰川年平均和夏季平均冰川反照率都增大,木吉冰川是由于2012年的高反照率引起的,而木孜塔格冰川主要与该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西部阿汝冰芯记录的近100 a气温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017年9月钻取自青藏高原西部阿汝冰崩区长度55.29 m的阿汝冰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冰芯δ18O记录与Nye模型重建了冰芯上部17.87 m的时间序列是1917—2016年。结合冰芯邻近的改则、狮泉河气象站1973—2016年夏季平均气温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M-K)检验分析,发现冰芯与气象站记录的过去44年气温显著升高;根据M-K突变检验得出,20世纪80年代是气温变化由高—低—高的转折时期,且阿汝冰芯记录的突变年份1981年前后气温上升约1.97 ℃。同样地,采用线性回归法、M-K检验分析阿汝冰芯与邻近的古里雅冰芯共同记录的1917—1991年气温变化情况,发现两支冰芯记录的75年间气温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M-K突变检验得出,升温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并于50年代达到显著升温的趋势,且阿汝冰芯记录的突变年份1949年前后气温上升了约1.1 ℃。阿汝冰芯与气象站和古里雅冰芯记录的气温变化具有一致的升温趋势,但阿汝冰芯记录的增温幅度比气象站记录高,同时比古里雅冰芯记录的增温幅度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