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80年代初引入我国的水驱曲线分析法,在油藏动态分析及可采储量标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陈元千教授及已故童宪章院士为代表的石油工作者在水驱曲线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甲型水驱曲线无因次形式,能更好地反映地下渗流特点.  相似文献   
2.
黄骅坳陷高尘头地区东营组油藏是顶油底水深盆油藏.在对该地区深盆油成藏机理及控制因素综合研究基础上,运用储层物理模拟实验,深入分析储层均质和非均质砂层油气运移和聚集机理.物理模拟实验证明,各砂层渗透率和厚度差异对油的运移方向、路径和充注层位是重要影响因素,同时验证储层非均质性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在孔南官195断块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港油田孔南官195断块单井日产能力较低,层间层内矛盾恶化,部分油组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利用核磁共振技术,从微观角度研究不同流动单元的驱油特点和剩余油分布特点.研究发现:I类流动单元样品驱油效率比Ⅱ类流动单元高7.47%,但Ⅱ类流动单元样品水驱后聚合物驱油效率提高6.35%,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油层动用程度差的流动单元中.在完善注采系统基础上,挖潜时对I、Ⅱ类流动单元通过层间卡封和堵水调剖挖掘中上部剩余油,对Ⅲ、Ⅳ类流动单元采取补孔、打新井方式提高储量动用程度.采取一系列挖潜措施后,预计官195断块最终采收率将能提高5.1%.  相似文献   
4.
国外相继发现基岩潜山类油藏,展示了油气勘探一个新领域.裂缝型储层是Laconcepcion油田基岩裂缝油藏形成、高产的关键.基底油藏主要分布于基底构造高部,基岩潜山两侧,深入基底的断层是沟通上覆油源岩与基岩储层的主要运移途径.上亿年的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导致区域不整合面下发育较厚风化剥蚀带.以越南Cuu Long盆地潜山油藏为例,由于受断层及不整合面控制,在基岩潜山各部位发育多种形式基岩潜山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