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层间剪切带抗剪强度评价:以清江高坝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了层间剪切带抗剪强度评价中,如何由少数试验点成果和模型定量评价结果,扩充到整个面的抗剪强度参数的捷径方法.之后,结合清江高坝洲坝基层间剪切带横向特征,对层间剪切带在横向上的发育方式进行了划分,同时对肖树芳等人已建立的层间剪切带抗剪强度定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稍加补充.然后,以层间剪切带横向发育方式为基础.结合已有的试验成果和模型评价结果,对清江高坝洲坝基中可能危及大坝稳定性的7条层间剪切带的抗剪强度加以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裂隙岩体水力等效连续介质中物理量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力学基本原理和等效原则.总结了裂隙岩体水力等效连续介质中一些物理量的定义。其中,从力的运动效果和对应应力状态性质两方面讨论了渗透作用力,证明了水力等效连续介质中渗透作用力运动效果等效的必然性和对应应力状态性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层间剪切带粒度分形几何特征及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对分形几何方法表征土的粒度组成加以了补充, 并用它来描述和表征层间剪切带的粒度组成, 据此将其划分为五个类型。在此基础上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其工程地质意义, 并着重讨论了用它来识别层间剪切带所遭受的构造变形破坏程度、演化阶段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了层间剪切带法向空间发育分布的级别和尺度特征。基于此,建立了SCW-R/S模型描述岩石地层法向有序差异,相应地对完善型层间剪切带在法向空间的分布进行预测。实例说明SCW-R/S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层间剪切带法向空间分布定量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层间剪切带法向空间分布定量预报问题。文中首先对层间剪切带发育的力学机制进行了再认识, 提出了基于变形破坏程度的分类方案; 引进了构造地质学中的尺度概念; 讨论了影响层间剪切带在法向空间发育分布的因素并建议了相应的考虑方法。之后, 建立了两个模型分别讨论岩石地层软硬相间的组合特征和完善型剪切带分区段预报。由此提出了一套实用性强比较可靠的定量预报方法, 最后用该方法对清江高坝洲坝基层间剪切带的分布进行了验证性预报, 取得了较高的精度(精度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6.
利用离散单元法模拟岩土体水力耦合行为时,有必要考虑块体的渗透性。为此,基于流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块体间三种接触变化导致的边界节点水头变化关系,它们与 Cundall已建立的边界节点质量和速度变化关系一起,使二维离散单元法模拟岩土体水力耦合行为时满足力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7.
裂隙岩体水力特征数值模拟试验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文献中的数据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流量等效和渗透作用力变形效果等效互不包容;不同级别结构面体系难以用连续介质方法处理,同级别结构面体系在工程作用力变化范围内,可由其静态水力特征推演动态特征;工程岩体结构面间充分连通的假设过于粗糙,常规试验手段获取的量值倾向于局部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