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6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1.
三峡库区曾家棚滑坡变形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6月,三峡库区大溪河曾家棚发生滑坡,该滑坡在库水位变动和暴雨共同作用下发生,其发生发展过程及形成模式在三峡库区具有典型代表性。通过对比曾家棚滑坡以往勘查测绘资料和本次滑动变形实测及调查结果,对该滑坡影响因素和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发展变化演化过程,预测了其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可为库区相似岸坡稳定性分析及监测预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滑坡灾害易损性可分为两大类型:人口易损性和经济易损性。本文依据现场风险填图对宝塔山景区影响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进行了风险源的识别,认为宝塔山景区的风险源主要为潜在的滑坡及崩塌灾害,最大风险处人员伤亡总概率为2.6210-2a-1;同时,依据工程地质经验法对风险管理易损性各要素进行了定量评价,认为对宝塔山景区居民来说,100a以内居民平均每年有最大2.62%伤亡的概率存在。根据国际较通用的风险容许标准,认为目前部分宝塔山居民遭受的风险处于不可接受区,建议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3.
桩心配筋微型桩抗滑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桩心配筋微型桩抗滑特性,进行了滑坡微型桩抗滑特性大型物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可得出,桩心配筋微型桩在加载过程中,各排桩同时受力;滑坡推力对桩心配筋微型桩的影响范围为滑面上下各20倍桩径的范围内;桩心配筋微型桩在抗滑工程中主要是受弯破坏,易破坏点为滑面上下3倍桩径处;微型桩群桩的破坏过程是从迎滑第一排桩开始;微型桩能有效提高滑坡体的稳定系数.  相似文献   
4.
基于滑坡风险管理的宝塔山景区景点价值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国际上较通用的滑坡风险计算公式,以点评价为核心,对宝塔山景区各景点从价值指数、保护级别系数、专款指数、品牌系数、当地依托旅行社数目、时代系数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承灾体价值核算,尝试探索量化风险管理计算公式中的E(t)(承灾体价值),不仅为宝塔山景区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而且为关于风景区景点滑坡风险管理的进一步量化做出铺垫。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内的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分布着大量深切河曲,记录了曲流河的原始形态,通过分析深切河曲的形态可以了解地质历史时期古曲流河的相关信息。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利用软件MStaT从遥感影像中提取了深切河曲的干支流交汇角、小波功率谱、弯曲度、弧波长和振幅等参数。与现代曲流河进行对比后发现:在深切河曲中,交汇角为钝角的情况较为常见,占比为30.3%;在交汇点附近,干支流交汇作用对小波功率谱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是远离交汇点的小波功率谱则基本保持不变;大部分河流的弯曲度、弧波长和振幅等参数呈现出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的趋势。从河谷形态分析上也可知:以嘉陵江为代表的深切河曲,其河谷形态以对称河谷为主,这表明河曲在下切形成深切河曲的过程中,河道的形态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变化。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测,河道交汇角为钝角的情况并不能作为古长江流向发生倒转的证据;长江流域宜宾至宜昌段曾经是地形起伏度很低的准平原(或宽阔河谷),现今的深切河曲是古曲流河发生深切后而形成;长江在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应当为“叠置河”成因,长江在现今河道上并没有发生过倒流。  相似文献   
6.
黄土滑坡微型桩抗滑作用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现场大型模拟试验和数值(FLAC3D)模拟,研究了黄土滑坡中微型桩滑坡推力及桩后土体抗力分布规律。综合试验结果及数值分析认为:滑坡推力在微型桩上的分布形式可近似认为为三角形,推力在滑面处达到最大值;滑坡推力在五排桩上的分配系数为:0.279,0.195,0.189,0.161,0.176;桩后土体抗力与滑坡推力变化趋势相对应,在滑面附近达到最大值;根据实测值绘出微型桩P-y曲线,并拟合出相应公式,其成果可为微型桩变形破坏机理分析提供基础资料,为微型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