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19篇
  201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笔者(1989)在辽东半岛南部复州湾和金县七顶山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附近发现一层笔石,它们为:Airograptus furciferus,Staurograptus sp.,Dendrograptus sp.,并且建立了 Airograptus furciferus-Staurograptus 带,该带相当于华北的 Dictyonema flabelliforme-Staurograptus 带,相当于华南东南区的Staurograptus-Anisograptus 带,其层位相当于英国的特马豆克阶。由于该区寒武系顶部已建立了笔石带Dictyonema kelanense 带,因此,笔者将辽东半岛南部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划在 Airograptus furciferus-Staurograptus 带与 Dictyonema kelanense 带之间。  相似文献   
2.
辽宁锦西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分布于锦西沙锅屯、红石砬子、杨家杖子。辽宁省地层表(1978)记述在南票的上石盒子组内采到 Calami—tes sp.Compsopteris wongii,Neuropteri—dum sp.Pecopteris arborescens,Spheno—phyllum thonii。周惠琴、胡雨帆、朱家楠(1983)、李杰儒(1984)分别描述了采自该层的化石 Fascipteris sinensis,F.sfena,F.(Ptychocarpns)densata,Asterotheca sp.认定该层为晚二迭世石千峰组。笔者在编写辽宁省地质志时,查阅了原始资料,也研究了这些化石的已知层位和时代,认为该层不成属三迭系,也不是二迭系石千峰组,应属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的上部。  相似文献   
3.
辽宁建昌八家子地区中元古界由下至上分为大红峪组、高于庄组、大屯组、雾迷山组,其中大屯组为新建组。地层层序、岩性特征,叠层石特征,完全可与蓟县层型剖面的相应地层对比,其沉积类型为蓟县型。  相似文献   
4.
笔者(1987,1988)在辽东半岛南部复州湾晚寒武世崮山组中发现卷曲的王冠头虫。卷曲的王冠头虫的卷曲器官为胸节和尾节,其中最重要的是胸节和尾节中轴的半环。三叶虫的卷曲显示了生物力学的作用,卷曲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由环节动物的侧曲到节肢动物三叶虫的卷曲是生物演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辽宁腕足动物化石在地层上的分布作以统计,试图找出规律和意义。寒武系中、下统开始出现无铰纲的Obolacea,Lingulacea,Patycrinacea,Siphotretacea 和Acrotretacea,到了上统出现有铰纲EoorthidaeBillingsellidae 及Huenellidae.奥陶系下统Orthidiellidae,Eoorthidae,Finkelnburgiidae,Tritoechiidae 和Tetra-lobulidae 科为主,中统以Strophomenidae Ra-fincsquinidae Dalmaenllidae 科为主。石炭系腕足动物化石有三个特点:(1) 无典型的下石炭统腕足动物化石的代表;(2) 本溪组和太原组中的腕足动物无明显的演化转折;(3)本溪组以含Choristites,Linoprodactus 为主,太原组以含Dictyoclostus,Chonetes 为主。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中只含Chonetes,说明山西组有海相地层。  相似文献   
6.
朝阳董家店地区寒武系发育,岩石地层单位从下面上分为A组(含燧石结核、燧石条带白云岩组),B组(红色砂页岩、白云岩组),董家店组(C组,鲕粒白云岩组),D组(薄层灰岩组)。生物地层单位从下而上为Probowmania带,Taitzeuia-Crepicephalina带,Blackwelderia-Cyclorenzella,parabola带,Chuangia带,Tsinania带,Tellerina带。年代地层单位可划分为寒武系下统(缺少化石,不能建阶);寒武系中统毛庄阶,张夏阶(因缺少化石,徐庄阶不能建立);寒武系上统崮山阶,长山阶,凤山阶。董家店组是笔者命名的岩组,其命名的主要依据是岩性、岩相特征明显,岩组全为鲕粒白云岩,在该区延展较广,与邻区同层岩组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7.
8.
寒武系下统筇竹寺阶分布于金县满家滩、南山、北山、七顶山、三十里堡,瓦房店市的西瓦房等地。该地层原称大林子组,下部为灰色页岩夹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笔者(1984—1985)在灰色页岩中采到两块大化石,笔者鉴定为Bradoriids gen.sp.indet.(属、种未定高肌虫),经刘效良检查,确认为高肌虫,经江能人检查确认为古介形类化石(Archaeostracods)。含大壳化石的层位完全可以与云南、贵州、陕西的筇竹寺阶对比,这个层位在辽东半岛南部的发现对于本区与吉、鲁、苏、皖、滇、黔等地的寒武纪—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对比,对研究寒武系、震旦系的沉积演化、地质构造、矿产分布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地槽区的志留系—奥陶系分布于辽宁省北部,奥陶系称下二台群,由下向上分为盘岭组、黄顶子组、烧锅屯组;分布于辽宁省西部的奥陶系称明安山群。志留系下统为巴林桥组,中统为晒勿苏组。下二台群是一套变质的火山岩系夹正常海相沉积层,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及岩石结构与甘肃白银厂早古生代火山岩相似。在火山岩系中已发现有多处铜、金矿点,显然辽宁省北部下二台群是寻找铜、金、银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10.
本溪系不是岩石地层单位,也不是年代地层单位或生物地层单位,而是历史形成的一种习惯用法。根据地层单位清理的原则,本溪系一名应废弃,置原太原群下部,一并称太原群。辽东地区太原群下部建山城子组、二里河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辽东半岛南部建山城子组、三棱山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替代原本溪系。华北地台太原群下部(本溪系)海侵方向,根据地层厚度,生物繁衍、迁移路线,地层的空间展布及海相层分析,海水应由北东太子河流域向南西侵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