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科学   2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东北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与泛太平洋板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白山脉中生代火山岩带与东侧之洋陆边界平行展布。火山岩浆作用可划分为三大构造阶段(230~190Ma,178~125Ma,118~65Ma),四大旋回,11个旋回和24个火山事件。由安粗岩系和钙碱性岩系组成的一个新的火山岩浆作用构造类型,称之为走滑大限边缘一位分张裂性火山岩系。洋陆板互动方式的更迭及速率的变化是火山夺浆作用地球动力学部发展过程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
3.
依据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岩石组合及同位素测年资料, 将吉林省晚三叠世-早白垩世花岗岩划分为裂解型、走滑型和会聚型3类成因构造类型。其中, 裂解型岩套与铜镍、磷、钒钛磁铁矿相关; 走滑型岩套与贵金属、多金属矿相关; 会聚型陆内板片(A型) 俯冲亚型花岗岩套与斑岩型钼矿、金矿及铜矿等相关。早侏罗世岩浆作用形成的矿床以钼矿为主,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转向金、铜、铅锌矿为优势。成因构造类型岩浆岩套呈节律式地更新递进, 反映出太平洋板块与东北亚滨太平洋大陆边缘互动的复杂性, 及岩浆演化活动的规律和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晚三叠世—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侵入活动十分频繁,依据区域地质构造的演化和相应的岩石组合及所获之测年资料,可划分出三大成因构造类型:裂解型;走滑型,包括走滑拉分—张裂亚型和走滑拉分—隆挤亚型;会聚型。不同成因构造类型常有自身的成矿特征,藉以指导矿产的普查与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侏罗-白垩系界线暂行划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叶肢介,介形虫两门类优势化石生物地层.全国地层委员会( 2001)将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确定在义县阶/大北沟阶.据此,结合我省已有生物地层学资料和已知同位素测年成果,提出省内各地区J/K界线暂行划分方案的建议:白城地区梅勒图组/白音高老组,松嫩平原区,沙河子组/火石岭组,吉中地区久大组/德仁组,延边地区老头沟...  相似文献   
6.
根据1998年在大蒜沟组首次发现的Neuropteris、Pecopteris、Cordaites等晚石炭——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以及与下伏地层的整合接触关系,证明开山屯地区晚石炭——早二叠世为连续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大蒜沟组华夏植物群的发现,结合开山屯地区晚二叠世华夏植物群的存在,表明该区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华夏植物就已开始分化、繁衍,成为华夏植物群东北亚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吉中地区二叠系岩石地层单位“一拉溪组”为原长春地质学院吉林区测队在1960年创立。《吉林省岩石地层》(1997)等明确为不采用之单位,《中国地层典二叠系》(2000)等标明为采用地层单位。已有的实际材料证明:在“一拉溪组”建组剖面——九台市波泥河子“一拉溪组”剖面的灰、黑色粉砂岩中发现Neocalamites、Eguisetites、Citenis、Ginkgoites及Cladophlebis为主的早侏罗世植物群;原认为在范家屯组建组剖面,该组假整合于范家屯组之上,现又在该剖面上部(10层以上)发现4个产植物化石的层位,15层除产植物Pecopterissp.(P.cf.anthriscifolia)、Phyllothecacf.deliguescens、Paracalamitestenuicostata、Noeggerathhiopsissp.等外,还见有淡水叶肢介Cyclotoguzitessp.,确证“一拉溪组”系不整合于杨家沟组之上。因此,作为二叠系岩石地层单位的“一拉溪组”已不可能为了优先权而加以保留。但在统一研究该区中生代岩石地层序列时,一拉溪组和其他单位一样,可按优先权法则参与竞选。  相似文献   
8.
吉南浑江坳陷南缘重力滑覆构造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据军江地区1:5万区调资料,吉南浑江坳陷南缘发育一个由多个构造岩块组成的重力滑覆构造区,其内部自下而上可划分白山市,红旗,大梨树沟,横道河子四个滑覆体分别由新元古代一早古生代地层组成,滑覆于晚古生代地层之上,构成了所谓“四层楼”式的构造工,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第三纪火山岩年代地层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玉鲸  殷长建 《地质论评》1999,45(7):204-214
本文对吉林省第三纪年代地层、岩石地层、火山事件地层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建立了15个火山事件地层序列。依据区域性地层角度不整合及构造岩浆活动的性质,划分出三个构造发展阶段。对比吉林省及邻区与日本列岛各阶段主要地质事件的特征,获得了第三纪的火山活动构造环境新认识:第一阶段(62~34Ma)总体上为挤压造山环境,由初期的弧后拉张转为后期的挤压,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斜冲地球动力学机制有关。第二阶段(34~5.2Ma)为拉张环境,受日本海盆的打开和演化直接控制。第三阶段(5.2~1.64Ma)为挤压抬升环境,对应着菲律宾海板块向日本岛弧下的俯冲。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脉中生代火山岩带与东侧之洋陆边界平行展布。火山岩浆作用可划分为三大构造阶段(2 30~ 190Ma ,178~ 12 5Ma ,118~ 6 5Ma) ,四大旋回 ,11个旋回和 2 4个火山事件。由安粗岩系和钙碱性岩系组成的一个新的火山岩浆作用构造类型 ,称之为走滑大陆边缘—拉分张裂性火山岩系。洋陆板块互动方式的更迭及速率的变化是火山岩浆作用地球动力学深部发展过程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