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科学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于广西地区晚古生代海盆的板块构造环境的性质问题,目前在认识上还存在许多不同意见。本文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并根据沉积盆地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广西泥盆纪海盆的基底类型、沉积建造性质,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构造活动和构造样式,岩浆活动与层控矿床特点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广西泥盆纪的板块构造,属于离散型大陆边缘(或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2.
林刚  许德如 《矿床地质》2010,29(3):427-436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Fe-Cu-Au多金属成矿带内重要的宁芜、大冶铁矿成矿模式和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按照成矿系列中缺位预测的原则,认为在宁芜盆地南段的深部,岩体具有双层结构特征,进而结合其深部存在着与矿体相关的膏盐层,提出了宁芜玢岩铁矿之下应存在大冶式铁矿的新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宁芜盆地南段"丰"字型成矿模式,并采用多重物探方法重点对姑山铁矿南部进行了综合探测.探测结果表明,该区应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川中灯影组碳酸盐岩岩溶地层测井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中磨溪-高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受桐湾运动Ⅰ幕和Ⅱ幕的影响,致使灯二段及灯四段顶部遭受风化剥蚀,区内大规模发育的溶蚀孔洞在测井曲线上具有明显的响应特征。通过对研究区的钻井、常规测井及FMI成像等资料分析,将研究区岩溶剖面从上而下分为地表岩溶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及深部缓流岩溶带。研究表明,地表岩溶带由风化残余物杂乱堆积而成,水平潜流岩溶带顺层孔洞发育,二者是研究区储层最为发育层位;渗流岩溶带储层较发育,深部潜流带储层不发育。从区域上看,研究区位于古岩溶斜坡带,从南西向北东方向,岩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
不平衡堆载作用下深基坑开挖支护结构性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刚  徐长节  蔡袁强 《岩土力学》2010,31(8):2592-2598
为了深入研究深基坑开挖中不平衡堆载作用下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运用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PLAXIS模拟了不平衡堆载下深基坑开挖全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平衡堆载情况下,基坑两侧围护结构内力、位移都存在较大差异,在设计时需要分别考虑支护结构参数。同时,通过大量工况的计算比较,定性地总结出了一些基本规律,为不平衡堆载作用下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外的矿产资源投资市场。但是,由于各国的矿业政策法规频繁调整,矿产资源对外投资不确定性增加,使得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矿产资源配置的风险持续扩大。另外,矿业项目投资风险在矿业项目投资的筹划、实施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风险分析是矿业项目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矿业投资的各个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以便企业可以对缅甸投资环境有较好的了解,更好地参与缅甸的矿产市场投资。  相似文献   
6.
越南矿藏比较丰富,大部分矿藏资源至今尚待开发。我国在矿产开采冶炼加工方面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中越双方在该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矿业企业正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在越南资源开发领域寻求投资合作机会,但是,由于越南矿业政策法规频繁调整,矿产资源对外投资不确定性增加,使得中国企业参与越南矿产资源配置的风险持续扩大。本文试图为中资企业提供越南矿业投资环境的基础信息,针对越南的相关矿产信息、政策法规及投资风险等问题查阅了相关资料,对比分析了其新旧矿业法案,并针对越南矿业投资市场的投资风险和投资机会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矿业投资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便对越南投资环境风险有一个好的了解,更好地参与越南矿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7.
付晶莹  郜强  江东  林刚 《地理学报》2022,77(7):1662-1680
市域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关键一环,基于黑土资源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东北黑土区的市域国土空间规划需统筹考虑黑土保护与粮食安全双重目标。本文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为例,建立了融合格网尺度与行政区尺度的黑土区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市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诊断了其耦合协调状况,并以区域发展的多元性、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为导向,提出了齐齐哈尔市黑土保护与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国土空间优化调控路径。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8年齐齐哈尔市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三生”功能轻度失调和勉强协调地区占比有所增加。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表现为“三生”功能协同性弱,冲突强度地域差异明显,对黑土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利用存在一定风险。本文以多尺度下“三生”功能冲突诊断结果为约束,建立了“三生”空间格局优化配置模型。研究认为,东北黑土区市域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要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基础上,坚持以黑土保护利用为导向,统筹“人—水—地”资源要素的组合与匹配,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产业优势,分别从引导优势功能区发展、加强重点城镇建设、提高黑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城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等路径来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8.
宁芜南部成矿模式及对深部找矿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Fe-Cu-Au多金属重要成矿带的宁芜、大冶铁矿成矿模式和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按照成矿系列中缺位预测的原则,认为在宁芜盆地南段的岩体存在双层结构,与上层岩体有关的矿床为典型的"玢岩铁矿";深部下层岩体具有"大冶式"铁矿相似的成矿地质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宁芜玢岩铁矿下部有大冶式铁矿存在的认识,并构建了宁芜盆地南段"丰"字型成矿模式。认为采用"模式"类比、立体填图、综合物探方法进行综合探测将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22年南海波浪能资源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目前国际先进的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WW3),以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rm)风场为驱动场,对近22年南海的波浪能资源进行模拟研究。综合能流密度大小、能级频率、有效波高(significantwave height,SWH)和能流密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能流密度的稳定性等各方面,发现我国南海尤其是南海北部海域蕴藏着较为丰富、适宜开发的波浪能资源;并探索性地构建了一套资源评估系统,对南海的波浪能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寻找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为海浪发电、海水淡化等波浪能资源开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南海大部分海域的能流密度在2—16kW m 1,大值区分布于吕宋海峡—中南半岛东南海域一线。2)近22年期间,南海大部分海域的SWH以0.005—0.025m a 1的速度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大部分海域的波浪能流密度以0.05—0.55kW m 1 a 1的速度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3)南海大部分海域2W m 1以上能流密度出现频率在60%以上。4)南海大部分海域波浪能流密度各月的变异系数Cv基本都在0.9以内,稳定性较好,大部分海域的月变化指数Mv指数在6以内,季节变化指数Sv指数在4以内。5)南海北部为波浪能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10.
基于第3代海浪模式WW3(WAVEWATCH-III),以具有高精度和较高分辨率的CCMP(Cross-Calibrated, Multi-Platform)风场为驱动场,对2011年12月发生在孟加拉湾的热带气旋“Thane”所致的大浪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以CCMP风场驱动WW3海浪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热带气旋“Thane”在孟加拉湾造成的大浪,模拟的海浪数据具有较高精度。当有效波高(SWH)在2 m以内和大于5 m时,模拟值略小于观测值;当SWH在2~5 m之间时,模拟值略大于观测值。(2)热带气旋“Thane”所形成的大风和大浪的分布特征具有一定差异:大风区在气旋四周分布较为均匀;在大洋中部时,大浪区主要分布于右半圆,在近海时,大浪区主要分布于气旋行进方向的前方。(3)热带气旋“Thane”的风向和波向整体上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仅在第2象限有一定的差异,该区域的风向主要为西北向,而波向则主要为偏北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