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下水化学组份存在形式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3.
文章在计算水溶液化学组份平衡分布及其pH值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封闭系统中CaCO3溶解或沉淀所引起的水化学后果,并依据计算数据和借助作图的办法得出了如下结论,即CaCO3溶解会使水溶液pH值增大,H2CO3含量减少;相反,CaCO3沉淀会使水溶液pH值减小,H2CO3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4个水样的水化学分析结果为例,对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中CaCO_3溶解或沉淀所造成的水化学后果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在此基础上,还对天然条件下水中CaCO_3溶解或沉淀可能造成的水化学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6.
如所周知,关中温泉受地质构造体系控制,具有带状分布特征,多产于结晶岩地区,也产于沉积岩和具有一定厚度的第四系盖层地区。同时,其出露位置也表现了与地貌之间的明显的关系,多沿山边或原前分布,常出露于地形转折的河流峪口处(见图1)。概括起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论述了稠油注蒸汽采过程中所引发出的水化学问题,指出:在注蒸汽热采过程中,随着蒸汽的注入,将在储层内自注热井向四周逐渐形成一些连续过渡的温、压、pH值和水相状态不同的汽水浸润带,即蒸汽饱和带→蒸汽过热水混合带→过热水带→与储层温压条件相当的热水带,由于各带内状态条件的不同,故各带内所引发出的水-岩作用(包括矿物的溶解与沉淀作用)将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对各带内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程度也将是不同的。文中还扼要地介绍了对此进行水化学研究的方法原理和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野外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概化河流水质模型、确定计算参数和采用有限差分法来离散水质模型的办法,用计算机模拟了不同排污状态、不同水文特征下该河系水中氟浓度的年份变化规律,从而为评价该河系水中氟污染程度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目前在国外文献中研究地下水PH和PE值时所常用的质子和电子转移自由能级标度图。该二图可一目了然地说明地下水各化学组分间质子和电子转移的机理、转移的方向和次序、转移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以及地下水PH和PE值的实质等问题。这对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地下水PH和PE值的产生和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稠油注蒸汽热采过程中的水化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