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INTRODUCTIONThevariousphysicalandchemicalreactionsthatoccurbetweenthesuspendedparticles,sediments,etc.andheavymetalsinanaturalaquaticsystemplayextremelyimportantpartsincontrollingthedistributionpattern,migrationandtransformationofheavymetalsthere.Since…  相似文献   
2.
采用7步连续浸提法对库布齐沙漠响沙湾沙粒中磷的各种存在形态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对沙粒样进行了分级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在库布齐沙漠响沙湾沙粒中总磷(TP)的含量为137.21~362.09μg/g,其主要成分为无机磷(IP),平均占TP的比例为94.60%;而有机磷(Or—P)的含量为7.88~19.12μg/g,平均占TP的5.40%。在所有不同粒度的沙样中,自生钙结合磷(Ca—P)含量最高,占TP的58.95%~80.05%,其次是原生碎屑磷(De—P)。占TP的8.13%~30.22%,二者占IP的绝大部分;其他各形态磷含量的高低顺序为:有机磷(Or—P)〉吸附态磷(Ads—P)〉铁结合态磷(Fe—P)〉闭蓄态磷(Obs—P)〉铝结合态磷(AI—P)。在所取沙漠颗粒物样中TP、Ca—P、De—P、Or—P、AI—P各自的含量都是随颗粒物粒度的减小而增大,而Ads—P含量则相反;Fe—P、Obs—P的含量受颗粒物粒度变化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李北罡  白晓玲  马钦 《中国沙漠》2011,31(6):1388-1392
研究了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颗粒物在黄河水体中对磷酸盐(P)的吸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和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EPC0值)。结果表明:①不同沙漠颗粒物对P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但吸附速率均在前 8 h内较快,以后逐渐趋缓,在48 h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磷初始浓度和颗粒物浓度均对颗粒物吸附P有一定影响;②颗粒物对P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及Weber-Morris扩散方程,吸附过程主要由P在颗粒物内的扩散过程控制;③入河沙漠颗粒物在黄河水体中对P的吸附过程存在一个吸附/解吸平衡点,该点对应的不同颗粒物对P的EPC0值为0.010~0.042 mg·L-1,且其值均大于相应黄河水体中的P浓度,说明沙漠颗粒物入河后有向水体释磷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库布齐沙漠恩格贝沙样中磷的化学赋存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采用七步连续萃取法对库布齐沙漠恩格贝沙样磷形态的分析,揭示了恩格贝沙样中磷的各种存在形态及含量分布。结果表明:所取沙样中总磷 (TP) 含量在94.33~251.04 μg·g-1 之间,且含量随沙样粒径的减小而增大。无机磷(IP)含量在 88.75~234.83 μg·g-1 之间,占TP含量的 94.08%~93.54%,其中以自生钙结合磷(Ca-P)和原生碎屑磷(De-P)为主,二者占到TP 含量的82.81%~86.13%。有机磷(Or-P)含量在5.58~16.21 μg·g-1之间,占总磷的5.91%~6.46%。在所有不同粒径沙样中各形态磷含量的高低顺序为:原生碎屑磷(De-P)、自生钙结合磷(Ca-P)、有机磷(Or-P)、吸附态磷(Ads-P)、铁磷(Fe-P)、铝磷(Al-P)、闭蓄态磷(Obs-P),其中Obs-P含量极微。在所取沙样中 Ads-P、Fe-P、De-P、Or-P、Al-P、Obs-P 各自含量都随颗粒物粒径的减小而增大,但Al-P和Obs-P的变化幅度很小。而Ca-P含量受粒径影响较小,粗颗粒沙样中含量略高一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