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26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常规数学模型难以准确预测沉降量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方法来建立预测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将预测结果与常用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LM-BP)的预测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PCA-PSO-SVM的预测结果精度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M-BP神经网络有很大的提高,证明了该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页岩气资源储量巨大,四川盆地更是我国主要的页岩气产区。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一个重要指标便是裂缝,它承载着气体储存和运输通道两大功能。因此了解储层裂缝的微观性质对于判断储层含气量以及开采远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页岩气主要产区——川南地区页岩气气田泸201井的岩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手持显微镜、体式显微镜为主要观察工具,对岩芯进行了细观尺度下的观察,借助于图像软件对岩芯表面进行了图像重构,对储层裂缝的类别及特征、发育特征及矿物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成功构建出研究区页岩岩芯二维裂缝模型。通过宏观到微观角度观察研究发现:(1)龙马溪组龙一1亚段1、2小层与五峰组页岩储层裂缝多为裂缝长度/岩芯周长小于25%的短裂缝,平均占比79.8%。(2)龙一1亚段1小层岩芯裂缝发育,其中以平行于层理的裂缝为主,龙一1亚段2小层天然微裂缝数量略低于1小层,而五峰组岩芯仅发现极少量微观可见的天然微裂缝。(3)岩芯表面观测到的主要矿物为黄铁矿、方解石。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直观的方法对川南龙马溪组储层页岩的裂缝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于后续页岩气开采以及储层气体流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尹超  张育萍 《地球》2014,(2):109-110
在中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河畔,有一个古老而又宁静的小县——嘉荫县。这里是我国东北麦豆的主产区之一,也是集“山奇、林茂、水秀、潭幽”于一体的世外桃源。然而就是这个边陲小镇,它在中国恐龙研究的历史上怕写了一段不朽的传奇故事。它既见证着中国第一条恐龙的出土,也记录着恐龙时代结束时那悲壮和凄凉的画面。  相似文献   
4.
近岸海域潮流、波浪动力条件复杂,单纯考虑潮流输沙对底床冲淤演变的影响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基于局地较长时期海浪场统计特征,将随机波浪因子引入底床冲淤演化模拟研究中,采用ECOMSED模式进行了不同波浪动力条件影响下黑泥湾海域冲淤演化的数值模拟,并与现场观测资料进行了比较,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结果表明,黑泥湾及附近海域存在较稳定的N-S向潮余流,这在整体上是本区泥沙输运的重要影响因素;湾内海域基本处于冲淤动态平衡,冲淤格局与其地形、海流流速和波浪场分布有关,楮岛周围与镆铘岛东面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镆铘岛南部近岸以淤积为主;随机波浪要素的引入对冲淤演变模拟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引入波浪要素后的模拟的结果与海图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王丽霞  尹超 《地球》2013,(9):110-112
正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中国地质博物馆贵宾接待室,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用颤抖的手,抚摸一块刚刚从国外归来的化石标本。他不时拿出已陪伴自己多年的放大镜仔细观察,始终没有说话,始终神态安详。从那热切的目光中,我们已经读出这块化石与他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正在辽西义县的中德化石馆内有一件来自海外的明星标本,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始祖鸟。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第10件完整的始祖鸟标本,它来自遥远的德国,目前在中国辽西定居。它已经在冰冷的石头上沉睡了1亿4500万年,然而那迁徙精致的骨骼,那金色的羽毛印痕还有那振翅欲飞的姿态,很像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凤凰。截至目前,世界上共发现了11  相似文献   
7.
乐圆  尹超 《地球》2014,(4):106-107
当你漫步在二连浩特这个蓬勃发展的边境之城,一组巨大的恐龙雕塑群映入眼帘,它们不仅高大威武,而且神态各异,活灵活现。为二连这个中蒙边境线上最大的陆路口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尹超 《地球》2014,(7):104-105
当几千年前的古人凝视着繁星点点的苍穹,倾听着大江东去的波涛声时,他们已经在思考一个至今仍然未被完全破解的谜题:“我们人类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到底是谁?” 在中国,创造人类的神灵被赋予了一个女性的形象,她能够用七彩神石缝补破损的天空,还用泥土创造了千千万万个小人,这就是女娲。当然中国的道教也宣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西方,有亚当夏娃的故事,有美丽的伊甸园,很多人至今仍然相信是上帝把人类带到这个星球上的。  相似文献   
9.
尹超 《地球》2014,(1):109-110
在辽西义县的中德化石馆内有一件来自海外的明星标本,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始祖乌。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第10件完整的始祖鸟标本,它来自遥远的德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