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科学   1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京郊平谷丫髻山东南的行宫村,是个一看就美,越看越美的小山村。若不然,康熙大帝怎么会青睐于此,选作行宫呢?行宫是天子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可以说是皇都文化的延伸。行宫多,可以说是古代交通不发达的产物。“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这首诗也道出了行宫入住率之低。平谷这座行宫算是荣幸的,它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成,第三年康熙大帝二游丫髻山时,在此下榻;乾隆十二年(1747)、十八年(1753)乾隆帝两游丫髻山都住此宫;道光帝为太子时,十余次到丫髻山诣山瞻礼,道光十七年(1837),道光帝与太后同游丫髻山再住此宫,…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相关性,利用微米CT、流体包裹体显微分析、盆地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该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且定量分析了其成藏期。根据储层孔隙演化信息分析了研究区储层致密化过程和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发现:三肇凹陷扶余致密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喉特征表现为窄喉道、宽孔隙、孔喉配置差、微细喉道总体积大等特征。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为储层致密化重要成因,储层致密时间应该在嫩江组末之前。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三肇凹陷扶余储层油充注分为早期和晚期,相应的充注时间分别距今77~74 Ma、67~65 Ma,分别对应于嫩江组沉积期和明水组沉积末期。综合对比扶余油层油气成藏历史和储层孔隙演化特征,认为原油充注发生储层致密化之后,即先致密后成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序幕的拉开,设计实现接收机的兼容互操作功能已变成接收机设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中针对GNSS双频兼容互操作接收机信号捕获环节设计中遇到的处理时间长、捕获精度低、硬件资源消耗大、兼容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频域处理的信号捕获算法。该算法在传统频域捕获的基础上,优化频域转换资源利用与遍历方式,在能量累加方面加入相干与非相干累加方式,达到微弱信号捕获。借助Xilinx软件Vivado及其仿真工具,对整个捕获系统进行了仿真实现,验证了算法设计的准确性,本算法可以捕获信号功率-135 dB以上的信号,可捕获的载波多普勒频率范围满足实际工程需求。在实际工程验证中,本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工程应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西藏厅宫大型铜矿进行了详细研究,矿床详细的地质岩相学-蚀变以及典型剖面填图表明,矿区存在2个岩浆事件高峰,即始新世的钾长花岗岩(~50 Ma)和中新世的斑状二长花岗岩、英云闪长斑岩及闪长玢岩(约13~17 Ma)。野外和室内研究发现,厅宫矿区存在2期重要的矿化事件,即始新世(~50 Ma)铜矿化及中新世(~15Ma)的铜钼矿化。始新世含矿岩体为钾长花岗岩,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其成矿岩体结构的特殊性,表现在该矿床的成矿岩体没有典型的斑状结构,而是独特的细晶-似伟晶结构,说明含矿岩浆发生过骤冷,可能是流体突然逃逸,矿物结晶的固相点发生漂移所致。同时,该岩体还发育大量显微文象结构、显微晶洞构造等,均说明岩浆曾经富水,并且曾经流体饱和;中新世含矿岩体为具有埃达克岩特征的斑状二长花岗岩,主要以脉状的铜、钼矿化为主。该矿床蚀变分带类似于冈底斯带其他斑岩矿床。时间上,分别为早期的钾硅酸盐化、转换阶段的青磐岩化、随后的绢英岩化及最晚期的泥化蚀变;空间上,以含矿岩体为中心向外依次为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最晚期的泥化呈补丁状或条带状叠加早期各类蚀变。铜矿化主要发生在始新世的黑云母化阶段和中新世的绢英岩化阶段,而钼矿化主要发生在中新世的钾硅酸盐化和绢英岩化的转换阶段。  相似文献   
5.
西藏恰功铁矿岩浆演化序列及斑岩出溶流体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冈底斯成矿带是碰撞造山过程形成的最重要的成矿带,恰功矽卡岩铁(铜)矿床即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部.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室内研究基础上确定了恰功铁矿与成矿有关的斑岩体为二长花岗斑岩,锆石的U-Pb定年结果为68.8±2.2 Ma,明显早于冈底斯东部与后碰撞伸展有关的斑岩型矿床和主碰撞期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其应代表了冈底斯一次尚未被充分认识到的成矿事件.通过对成矿斑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岩浆出溶流体的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及包裹体成分的LRM、LA-ICP-MS和PIXE分析,本文探讨了与该矽卡岩矿床有关的斑岩的岩浆起源、斑岩侵位机制及出溶流体特征.结果表明,成矿斑岩为矿区最早的侵入岩单元,具有壳幔源混源特征,其常量元素组成与冈底斯东部斑岩铜矿带的埃达克质岩相近,但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与东部斑岩明显不同,为地幔物质上涌并诱发角闪岩相下地壳熔融的产物,岩体侵位深度大(>7 km)、剥蚀程度高.早期岩浆出溶的流体为高温、高压、高盐度流体,其中富含Fe、Pb、Zn、Cu等成矿金属,与世界其他斑岩铜矿床相比,相对富铁、铅而贫铜.流体的沸腾作用发生于钾硅化阶段,形成了一套富气、高盐、高固相和气液包裹体组合,不同于早期出溶流体的包裹体组合.从岩浆起源和出溶流体性质可以看出,该斑岩具有形成与斑岩有关的铁铅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潜力,但从该矿区地表出露的蚀变和包裹体测压结果可以看出,该斑岩体目前剥蚀深度较大,对斑岩型矿床保存不利,对该斑岩体及与成矿关系的认识对理解该区内的矿床成因和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弄如日金矿床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的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东段的中部,是该成矿带内首次发现并评价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文章对该矿区出露的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测年,并对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显示,钾长花岗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66.6±0.7) Ma,属晚白垩世;岩石富硅[ω(SiO2)平均为76.74%]、富碱(ALK 平均为8.21%),A/CNK均大于1.0,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模式图表现为右倾型,LREE富集、HREE亏损,ΣREE平均为66.31×10-6,并且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δEu平均为0.40);微量元素原始地幔蛛网图表现出LILE富集、HFSE相对亏损的特征,暗示其可能为弧岩浆作用的产物.二长花岗斑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8.8±0.3) Ma,属中新世;岩石富硅[ω(SO2)平均为72 69%]、富碱(ALK平均为6.73%),A/CNK大于1.0,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模式图表现为右倾型,LREE富集、HREE亏损,ΣREE平均为77.33×10-6,Eu异常不明显(δEu平均为1.03);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蛛网图上,具有LILE富集、HFSE相对亏损的特征;同时,该岩石还具有较高的La/Yb比值[(La/Yb)N平均为18.53],显示出一定的埃达克岩亲和性.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表明:弄如日金矿床形成于陆陆碰撞后伸展环境,与区域上近SN向正断层系统及裂谷裂陷带有关的冈底斯含矿斑岩的侵位时代相一致,是区域内中新世岩浆活动所形成的斑岩系统外围的浅成低温热液系统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1 地质概况弄如日金矿床是目前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东段发现并开展评价工作的较为少见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矿床位于西藏藏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日多乡境内,北距日多乡约5 km.大地构造位置属特提斯构造域东部喜马拉雅成矿区的冈底斯构造岩浆成矿带东段.  相似文献   
8.
西藏弄如日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弄如日金矿床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的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东段,是该成矿带上首次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本文在详细的野外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各期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成分的LRM分析和包裹体中子矿物相的SEM/EDS分析等,对与矿化有关的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以及金的迁移与沉淀机制进行了讨论。通过研究流体成矿过程包括:形成黄铁矿-石英组合的早期阶段,发育以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集中于256~335℃,盐度29.7%~38.9% NaCleqv;形成毒砂-富砷黄铁矿-石英组合的主成矿阶段,发育富CO2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30~357℃,盐度1.81%~9.74% NaCleqv,CO2密度为0.16~0.29g·cm-3;形成辉锑矿-石英、雄黄-石英和碳酸岩脉组合的晚期阶段,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34~245℃,盐度1.91%~8.95% NaCleqv。与金成矿有关的流体为中温、低盐度的富CO2、CH4、N2、Na+流体体系,成矿流体温度、压力降低造成了流体不混溶,使CO2相与水溶液相分离是造成金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1 成矿地质背景恰功铁矿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春哲乡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印度-亚洲陆陆碰撞带雅江缝合带北部拉萨地体中.矿区内出露地层包括上白垩统的塔克那组、古近纪林子宗火山岩底部层位的典中组.  相似文献   
10.
扎西康铅锌银锑多金属矿床是北喜马拉雅金-锑成矿带的典型代表,更是该成矿带内为数不多的已达到大型规模的矿床。扎西康矿床具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组合以及极为复杂的成矿期次,因而其成矿世代的系统划分不仅对该矿床成矿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区带成矿作用的认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文章在总结前人的认识基础之上,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和相互穿插关系,提出了新的成矿期次划分方案,将扎西康矿床的成矿世代分为3期、7阶段和13亚阶段,这种多期多阶段成矿特点显示出扎西康矿床的形成可能是多期流体叠加的结果,并提出晚期锑元素对先存铅锌矿体的叠加改造成因。研究表明这种叠加改造成矿作用在整个区带上具有普遍意义,指示了在特提斯喜马拉雅锑金成矿带可能具有寻找铅锌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