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地球科学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干旱区是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区,容易陷入经济发展缓慢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困境。因此,如何协调干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课题。本研究以哈密地区这一典型干旱区生态经济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3s为技术支撑,研究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景观格局变化和土地转移矩阵演变机理,进而评价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的影响,总结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分析影响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的因素,探讨哈密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电视气象资讯类节目的形式、收视群体、服务理念、新闻实效性以及制作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增强电视气象资讯类节目可视性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强震台址规避干扰源的定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强震台址勘选中对火车站和采石场这两类常见干扰源的规避有个定量参考依据,以便减少盲目性,提高台址勘选效率,本工作在野外作了定量试验,取得了实地测试数据,初步探讨了两类干扰源的振动衰减关系.研究认为,强震固定观测台站,离开火车站(或铁路线)的距离应不小于210 m,离开采石场的距离应不小于700m.  相似文献   
4.
对西北强震动台网中心收集的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117组三分向加速度记录进行处理和初步分析,计算出相应的仪器烈度值。将该值与岷县漳县地震烈度图(中国地震局,2013)中的烈度区值进行对比,偏差在1度以内的占台站总数的81.8%。将地震仪器烈度与强震台站周边5 km内调查点烈度对比分析,完全吻合的台站占50%,略低于芦山地震58.6%。灾害调查分析认为岷县-漳县地震灾区建筑以土木结构和木结构为主,在相同烈度情况下,破坏比例大于其他地区。因此,虽然仪器烈度与震后宏观调查烈度不能达到完全吻合,但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震害情况,可快速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依据。另外,震后宏观烈度资料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平均或延伸,而强震数据只是个别点上的数据,不能忽略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山西地震》2001年第4期封德俭发表的《山西奇村水汞相关性分析与区域分布特征的研究——剖析山西奇村水汞与空白样同步的原因》一文中水汞与空白样同步的真正原因。提出了与原作者不同的观点,认为,分析纯硫酸中含有大量的汞是21眼井测值一致并且动态变化同步的真正原因。山西忻州南部地区近1000km^2范围内的21个测点水汞含量一致是不可能的。建议每天使用优级纯硫酸和无汞蒸馏水观测空白控制样,然后测井水,井水含量真值是水样测值减去空白对照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91年甘肃省地震局青年基金资助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临泽地区进行微破裂异常波形监测与分析扫描,在长达700小时的实时监测中没有发现震前的异常波形,因此判断这一地区发生中强以上的地震可能性不大,而在甘肃西部以及与青海交界地区有可能发生中强以上的地震.  相似文献   
7.
对西北强震动台网中心收集的2013年9月20甘肃肃南与青海门源交界5.1级地震的44组三分向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初步分析,给出了126条零基线校正后的三分向峰值加速度值。距震中37 km的63 MEY台加速度峰值约为50 gal,可得出该次地震震中烈度约为Ⅴ度,与震后的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选取了近场典型台站的加速度记录进行分析,绘制出了校正后的加速度时程曲线以及加速度反应谱,反应谱幅度及卓越周期的差别体现了震中距对地震传播和地震在不同场地环境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应用JSP技术实现中国地球固体潮汐数据库的共享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JSP技术实现中国地球固体潮汐数据库基于Internet的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技术方法和设计思想,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模式、数据存取、安全策略与访问控制、运行效率、应用程序部署等几个方面,以及JSP技术在构建基于web的数据库应用时的强大功能和先进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9.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布设在四川、甘肃、陕西、宁夏的66个强震台获得主震加速度记录。本文首先对198条三分向强震记录进行常规处理,计算出近场强震记录的加速度峰值随震中距的分布情况;再根据2个典型台站的加速度时程记录,通过计算其加速度反应谱并与设计反应谱比较,分析本次地震的基本特征;然后将实际观测数据与意大利新一代地震动衰减公式对比,分析峰值加速度(PGA)及谱加速度的衰减关系;最后结合已有的工程场地钻探资料,采用H/V谱比法对2个不同类别的典型台站进行地场地效应分析,发现该方法能很好地反映实际台站场地的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0.
将活动断裂与地震前兆现象相结合,运用地质力学观点,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水氡前兆异常的区域特征,如异常本底、异常台项比,初步讨论了前兆异常分布偏离未来震中区的构造动力成因,提供了地震危险性估计、发震地点预报的定量分析指标,这些指标对该区域Ms ≥ 4.1级地震的预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