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1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概述在1983—1986年的4年中,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用丹麦新型 QHM_(?)和日本产PPM 与 GST 配套,在北京地磁台每月2—4次作了长期对比观测。1985年以前的初步结果已于1986年的报告中提出。其中主要分析了各仪器在观测数据中的偶然误差,以均方差形式表之,结果为 QHM_(?)所得的 H 基线值 H_B~Q 中的(?)H_B~Q=±1nT;GSI 与 PPM 配套而得的 Z 基线值 Z_B~G 中的δZ_B~G  相似文献   
2.
地磁转换函数方法之典型震例及数模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换函数零线等值图在2003年新疆伽师-巴楚ML7.0地震前密集交汇, 震后开始发散, 进一步证实了地磁转换函数方法对预测地震的有效性。 同时, 为适应全国地磁台站的记录数据由模拟向数字化的转变, 对模拟数据和数字化数据从时间序列和转换函数计算结果两方面进行了对比, 为下一步使用数字化数据计算转换函数进行地震预测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Anewinvestigationondriftofbase┐linevalueingeomagneticobservationDONG-MEIYANG(杨冬梅)YU-FENGAO(高玉芬)YONG-FENZHAO(赵永芬)WEI-BEIHUANG...  相似文献   
4.
加强台站技术管理确保观测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磁观测工作是地震预报及其它相关学科研究工作的基础,是地震预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一些国家地磁基本台还承担着国际资料交换任务。特别要指出的是,震磁关系的观测与研究表明,震磁效应的数量是十分微弱的,为了捕捉信息,要求每个地磁台必须提供高质量的观测资料。加强台站技术管理、确保资料质量是承担全国地磁基本台网技术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技术管理组)的中心任务。十多年来,我们在实施技术管理的任务中,做了大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地磁台观测基线值进行处理,分析了影响基线值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各台各地磁要素磁变仪的温度系数、滑动系数和剩余均方差,为定量处理基线值资料、科学地评价台站资料内在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ThequalityexaminationofobservativedataatGeomagneticobservatoriesAn-LongCHENG(程安龙),Jin-PingZHOU(周锦屏),Yu-FenGAO(高玉芬)Xue-MinZHAO...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我国9个地磁台站1985~2003年间Y分量和Z分量的年变率曲线,发现1991年在Y分量上有明显地磁急变(Jerk)反映,Z分量并没有明显反映.同时在2000~2001年附近发现Z分量的年变率曲线斜率普遍出现急剧的转折,而在Y分量上则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其次,利用地磁场月均值与Ap指数月均值的相关性,通过一个确定的模式,从地磁场月均值中除掉外源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Y分量和Z分量来说,是否去掉外源场对地磁急变的鉴别并无明显影响.最后,用年变率的等值线图分析了我国地磁台网范围内地磁急变的时空分布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精密测定地磁台观测室内的墩位差,它对于统一标准、仪器比较、验收仪器,实现观测工作正常化,标准化至关重要。地磁组于1993~1996年在北京台3#与5#观测墩上,连续4年使用G856质子旋进式磁力仪测定地磁总强度F21次,笔者对774个数据进行了统计,其结果是,3#与5#墩之差值ΔFB(3-5)=-3.57nT,标准偏差SF=±0.45nT。并对墩差的测量方法、复测次数、以及数列与数据组的选择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地磁场是地球的基本物理属性,由基本磁场、地壳磁场、变化磁场和感应磁场四部分组成.其中基本磁场起源于地球内部,是地磁场的主要成分,它的变化极为缓慢,称为地磁场的长期变化,研究它的变化及起源,一直是地球动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部分地磁台站年均值与IGRF模型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部分地磁台站1990~2003年的年均值资料,研究了台站年均值与IGRF模型计算值的一致程度,结果表明:①我国地磁台站的长期变速度与IGRF模型的长期变速度有差异:总体来讲,我国台站磁偏角D和垂直强度Z的长期变速度低于IGRF模型的相应速度;水平强度H的长期变速度在1990~1995年间高于IGRF模型的相应速度,在1995~2000年间低于IGRF模型的相应速度;②台站年均值与IGRF模型值的差值曲线中,H和Z有明显的起伏,反映了地磁场长期变的非线性;③虽然有上述长期变上的差异,但对于同一个台站,各地磁要素年均值与IGRF模型值的差值的标准偏差均低于IGRF模型的误差水平,说明IGRF模型与台站年均值的一致性比较好;④对于同一地磁要素,不同台站的年均值与IGRF模型值的差值的平均值相差较大,反映出台站所在位置地壳磁异常的巨大差异。通过总结上述工作,文中还讨论了地磁台站保持长期可靠运行的重要性以及地磁台网历史观测资料抢救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