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科学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风云三号(简称FY-3)是中国第2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系列.它的第1颗星--风云三号A星(FY-3A)于2008年5月27日上午11时02分33秒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主要是实现伞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感,以满足现代气象业务,特别是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同时监测大范围气象及其衍生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变化,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规律,进行气候诊断和预测提供地球物理参数,为农、林、交通、海洋、水文等多领域提供服务.FY-3A携带11个对地观测仪器,其观测数据通过星地链路进入地面接收站,并在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大楼内)汇集.在强大的计算机和网络支撑下,利用科学算法对仪器遥感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各类产品,提供给用户使用.FY-3A发射后,经过半年的在轨测试和试运行,于2009年初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卫星和地面系统状态稳定,工作正常.文中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卫星轨道、数传、仪器、数据接收、处理和产品等,尤其分析了星载仪器的主要技术特征,并给出了部分产品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风云三号A星(FY-3A)的主要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计划始于上世纪70年代,它包括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卫星,以及相应的地面应用系统。气象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组织研发,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系列的第一颗星--风云三号A星(FY-3A)于2008年5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又如太空中的一个流动气象观测站,对地球-大气进行全天候、全天时、三维、定量、多光谱的不间断观测。卫星观测资料通过地面加工处理后生成各类产品数据,例如,大气温度和湿度随高度的分布及变化、云参数、雪和冰、大雾、气溶胶、臭氧、辐射等,可用于气象、气候、农、林、牧业、海洋、水文等多领域。风云三号A卫星数据和产品可通过多种方式向用户提供使用。两年来,在奥运、汛期、生态和自然灾害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风云三号A星已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提供服务,同时也服务于世界各国。本文综合性地介绍了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系列首发星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可能的应用领域,并给出代表性的产品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蔡斌 《气象科技》1998,(4):46-50
美国于1998年5月发射了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NOAA-K,卫星携带的AMSU微波遥感仪器将是全天候大气探测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文章简要介绍了NOAA-K服务系统的改进概况,遥感仪器的特点以及卫星直接广播的HRPT、AIP信息格式。文章有助于国内用户对美国新一代卫星的了解,便于对卫星资料的处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供给侧改革与科技创新耦合助推西藏渔业资源养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西藏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产力低下以及高原鱼类生长缓慢、资源补充周期长、对生境高度适应和依赖等特点,高原水域水生生态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近几十年以来,外来鱼类入侵、水电水利设施的兴建、过度捕捞、水质环境恶化,导致162种青藏高原鱼类中,处于极危、濒危、易危或野外绝灭鱼类就有35种,超过了20%,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常见的6种裂腹鱼类中,有3种鱼类处于濒危状态,因此推动西藏渔业资源养护刻不容缓.供给侧改革和科技创新,将为西藏渔业资源养护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科学引导放生行为,规范和加强增殖放流行为,积累和推广本土鱼类繁育技术,密切关注西藏水生态系统,将会推动西藏渔业资源养护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也会助推西藏"精准扶贫"进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局部频率和多网格技术的InSAR相位解缠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子龙  蔡斌  董臻 《测绘学报》2010,39(1):82-87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频率估计和多网格加权迭代的相位解缠算法。采用高精度的局部频率估计代替滤波相位差分,先用最小二乘FFT法进行初始相位解缠,再以局部频率估计置信度做为依据判断不可解缠区域进而设置加权参量,应用多网格法完成精细相位解缠。局部频率估计的应用使得解缠前无需进行单独的相位滤波,简化了InSAR处理模块,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经实验验证,InSAR数据处理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气象卫星条件植被指数监测土壤状况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本文介绍用1985-1991年NOAA卫星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进行处理生成的条件植被指数(VCI),研究我国土壤的湿度状况,并阐述了应用VCI,结合常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监测由于干旱或大范围洪涝所造成的宏观植被状况变化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对我国的干旱、洪涝状况进行宏观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7.
藏北色林错流域的水文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1997年降1998年夏季对藏北色林错等水体水文特征的考察情况,结果表明,色林错是一个大型深水湖泊,表层水温在下午4:30左右达到最高,清晨7:30左右时最低,浅水区域表层湖水在6月份的极端最高水温为21.2℃,极端最低水温为11.0℃,而日平均水温变幅仅5.6℃,其幅度大于在同一时段湖区内不同区域之间表层水温的变化,色林错湖水的pH值较高咪9.19-9.66;表层水的pH昼夜变化较小,仅0.15,最高值出现在凌晨,同时水体不同区域及深度的pH值基本一致,其溶解氧变化在4.62-5.12mg/L,而且不同深度水层之间的变幅较小,仅0.03-0.35mg/L;但其湖汊浆东如瑞溶解氧的昼认变幅为4.58-5.59mg/l;盐度的日变幅为1.60%-2.20%,考察表明,藏北水体的盐分有一个从河流到湖泊、以及由流水向静水富集的趋势;鱼类的分布与水体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即鱼类随着水体盐分的增加而消失,代之以嗜盐性卤虫的出现及大量繁衍。  相似文献   
8.
罗章  蔡斌  陈沈良 《沉积学报》2016,34(5):881-891
筛析法是海滩沉积物粒度分析较经典和常用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动态图像法分析沉积物粒度逐渐得到推广。本文利用动态图形法和筛析法对海南岛5个海滩剖面20组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粒形测试,并将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粒度进行比较。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测试结果重复性好,精度高;通过与筛析法的对比显示,动态图像法与筛析法的测试结果非常接近,粒度级配曲线基本一致,各个粒度参数值很接近且相关性非常好(R2>0.94);由动态图像法得出的粒形参数可以看出,粒径相当的不同海滩沉积物粒形参数有很大差别,同一海滩不同部位的球形度和宽长比变化很大,对称度和凹凸度变化稍小。研究表明,动态图像法与筛析法之间的粒度分析差异主要来自于两者测量原理的不同和天然海滩砂颗粒形状的不规则;动态图像法解决了不规则沉积物粒度的测量。因此,动态图像法可以替代筛析法来测量沉积物粒度,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数个工程的实践经验,对国标应用中的几个问题:①国标在认识岩体力学性质中的作用;②工程岩体单元的划分;③结构面的统计和Kv值的选取;④岩体变形参数的估算等进行了讨论,可以作为工程岩体分级实践和国标修订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模糊综合评判在绵阳市环境地质风险性分区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地质灾害发育密度、地基稳定性、水环境污染程度、洪水威胁性等环境地质要素作为评判因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与方法。通过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绵阳城区环境地质风险性分为风险性大、中、小三个区,并就环境地质分区特征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