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国第一个以完整的体系、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众发布全国范围测绘成果目录的网站——全国测绘成果目录服务系统门户网开通8个月来,因查询测绘成果目录便捷高效而受到各行业用户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访问情况良好。截至目前,网页累计访问点击逾7万次。一些用户和访客还对网站建设与维护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希望。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长江十年禁渔初期鄱阳湖流域柘林水库鱼类资源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于2020年9月(秋季)、12月(冬季)和2021年4月(春季)、7月(夏季),采用渔获物抽样和水声学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柘林水库鱼类群落和资源密度的时空动态进行调查,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识别了影响鱼类资源变化的关键因子。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5目12科36属54种,鲤形目鱼类占比最高为70.38%,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Hemiculter leucisculus)和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为优势种。水声学探测结果表明,鱼类密度(ind./1000 m3)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春、夏季(10.42±17.57和16.34±11.89)显著高于秋、冬季(2.74±3.33和2.02±5.07),中游(3.18±4.76)则显著低于上、下游(11.20±15.66和5.37±9.33)。GAM模型对鱼类密度的总偏差解释率为84.6%,其中经纬度、季节、叶绿素a浓度和溶解氧对鱼类密度的影响效应显著,水深和总氮的影响不显著。鱼类主要分布在29.12°~29.30°N,115.05°~115.15°E区域,显著影响鱼类分布的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范围分别为9~12 mg/L和5~15 μg/L。柘林水库鱼类呈现小型化趋势,为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鱼类多样性,后续需加强对鱼类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格局影响的机制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因子与地表植被的相互作用过程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利用重庆市50年来气象站点数据和1999年以来的SPOT4-VGT NDVI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时空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年均温、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植被活动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50 a间年均温、年降水量波动明显,其中年均温2002年以后增温趋势显著。植被覆盖近10 a呈明显增加趋势,且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空间上,三峡库区及长江、嘉陵江沿岸NDVI增加最为明显;时间上,春季、秋季NDVI增加最为显著。植被覆盖年内周期变化与降水、特别是气温的相关性显著,但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变化相关性不显著。初步分析表明,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耕地保护和植被生态建设等,是近10 a重庆市植被覆盖上升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分析学界就排他性城市土地规划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动态,介绍该问题背后的动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该问题的思路。研究表明城市土地规划是一项对"公共池资源"的城市土地的集体产权安排;排他性城市土地规划问题长期广泛存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成本;这一问题来源于城市的垄断地位和房产所有者无法对房价投保。国内外学者从实践和理论研究上提供了一些克服排他性城市土地规划问题的措施。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为当前中国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提供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1—2018年的MODIS-NDVI和MODIS-LST以及土地利用、交通、人口等多种人文社会数据,通过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反映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状况,利用残差法剔除土壤水分得到植被覆盖变化的人为影响,辅以趋势分析、Hurst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了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人为影响变化特征、未来变化趋势以及人为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6年秋季(10-06-11)云南中南部连续暴雨过程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稳定的两高间辐合区是造成该次连续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来自孟加拉湾和中南半岛南部的两支水汽在云南中南部汇合,形成较深厚的水汽辐合;暖湿气流沿低层冷空气向上爬升,形成上升运动,对流层顶层不断有冷平流下传加强静止锋,对地面冷空气维持起着重要作用;连续暴雨区位于对流有效位能CAPE高值区、K指数〉35℃以上高温高湿区和θac高低能转换区;连续暴雨区涡度、散度、上升运动以及低层正螺旋度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鱼试验湖浮游生物群落DNA多态性与物种组成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和PCR-DGGE指纹技术对转基因鱼试验湖的浮游生物群落DNA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DNA多态性与物种组成的关系.结果显示:(1)形态学分类共鉴定到44种/类浮游生物:其中藻类13种,原生动物11种,轮虫16种,枝角类和桡足类各2种.多甲藻(Peridinium sp.)、球形砂壳虫(Difllugia globulos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4个物种在各个站丰度相对较高.(2)RAPD扩增共获得128条长度在200-1200bp的谱带,多态率为61.7%,特异性谱带占总谱带的19.5%.(3)PCR-DGGE指纹分析共获得87条扩增谱带,其中原核生物谱带相对较多(50条),真核生物谱带较少(37条),多态率分别为86%和64.9%.尽管形态学鉴定和DNA指纹分析都表现出较高物种多样性,但其相似性聚类却有差别:物种组成聚类中B、C站聚为一类,D、E站聚为一类,A站独为一类;两种DNA指纹分析聚类结果显示C、D、E三站聚为一类,A、B聚为一类.综上所述,在对浮游生物群落的研究中,形态学方法与DNA指纹技术不显著对应,后者能揭示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但毫无疑问三种方法可以从不同方面表征群落结构.这将为进一步研究湖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9.
We evaluate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in 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an artificial lake. We conducted microscopic analysis and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of PCR-amplified partial 16S rRNAand 18S rRNAgenes to characterize the plankton community. The clustering of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 (UPGMA) was th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imilarity of these plankton communities. DGGE fingerprinting revealed that samples collected at the different sites within a season shared high similarity and were generally grouped together. In contrast, we did not observe any seasonal variation based on microscopic analysis. Redundancy analysis (RDA) of the plankton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vealed that transparency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irst axis (R=-0.931), and temperature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irst axis (R=0.736 and R=0.660,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plankton communities in the artificial lake exhibited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 Transparency, phosphorus and temperature appear to be the major factors driving the differences in plankton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0.
研究环境过滤过程和空间扩散限制过程在构建水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的作用是了解这些因素如何驱动物种分布和影响群落结构的关键步骤.为了揭示鄱阳湖流域柘林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明确环境因子和空间扩散限制性因子在浮游植物群落构建过程中的影响机制,于2020年10月,对柘林水库33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和水质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