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23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较多的地面温度资料分析,认为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地震前几天,震区及其周围大范围的突发性地面增温异常是一种临震前兆,总结了增温异常的时空演变规律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并对其形成机制提出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震短临阶段孕震区内普遍出现的大气-地面增温异常来进行短临地震预测,是近年来我国地震科技工作者进行短临地震预测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对地面增温异常的监测多数是通过分析气象卫星云图的热红外辐射异常来实现的.而气象卫星星载辐射计测到的是各种下垫面(包括海面、陆面和云顶)的红外波段辐射特征和强度.所以,当孕震区上空有较厚的云层时,云图资料就无法反应该地区地面增温现象,自然也就无法用于地震预测.根据我们对我国东部1988~1999年期间里氏5.0级以上地震的GMS卫星云图分析,有多于50%的GMS云图资料因为孕震区有云而无法用于我们的研究.因此,尽管15年来的研究和试报实践证明,用卫星红外异常作地震短临预测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武器,但单用卫星红外云图还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为了弥补气象卫星资料云图上述的不足,本研究中心,自2003年5月开始引入了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该资料多用于气候分析,而将它用于地震短临预测的研究,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3.
天体的引潮力能否触发地震的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得到一些有说服力的统计结果.但这些都是从单一角度进行地震发震研究,任振球等将天体应力与地应力结合研究地震预报.地震发震前后卫星热红外图像异常增温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如何将红外异常增温为主导与天体引力为诱导的方法相结合,对地震时空强三要素预报,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5.
Preliminaryinquiryintothecausesofanomalyincreaseofairtemperaturebyanimpending earthquakeXiu-Deng;Xiang-MinXU;Sheng-DengMAandG...  相似文献   
6.
芦山地震的红外增温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三要素的短临预测对抗震减灾意义重大,但实现的难度很大,仍是个世界难题。笔者应用卫星红外异常增温时空演变规律对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作了研究,并在2013年4月21日全国天灾预测委员会学术研讨会上作出了分析。文中简要剖析了芦山地震的构造背景和成因机理。芦山地震是我国西部地震构造区新发生的MS 7.0级大地震,其成因同汶川地震相似,主要受到印度板块NE向对青藏地块推挤,南北压缩挤出断块向SEE滑动,受到四川盆地以西龙门山断裂带强烈阻挡,积能释放后发震。文中重点介绍了红外增温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短临地震预测的过程。震前红外增温异常的动态变化是地震构造活动的反应,时间上一般经历初始增温-加强增温-高峰增温-衰减到发震的4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嵊州,新昌地震与低空大气增温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嵊州、新昌地震(1998-08-17T1:46ML4.5)的地震地质构造环境、卫星红外异常与近地表大气增温异常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地震前几日,震区及周围大面积的突性性低空大气增温异常与卫生红外异常是一种临震前兆,并总结了增温异常的时空演变规律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统计分析 1 990~ 1 998年中国Ms≥ 6级地震与太阳系主要天体的特殊位置的关系 ,说明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 ,结合其它预报手段 ,对中国地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的温度图像结合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2003年5月以来的国内MS≥6.0、国外MS≥7.0的地震作了统计分析。以2004年7月12日—2004年8月25日间西藏地区3次地震为例得出如下认识:NCEP温度异常图像可以较好地反映短临地震构造活动时空演变过程;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对地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明显的诱发作用;利用NCEP温度异常图像与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结合进行地震短临预测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思路;西藏的3次地震均发生在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周期相同的相位上,即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变化达到相对稳定的峰值的末端,而不是发生在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最大时刻,同时2003—2004年在西藏发生的其它震例中,地震发生在上述周期相同的相位,因此认为应当对其它区域更长时间更多的震例作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期强震与天体的特殊位置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分析1990~1998年中国Ms≥6级地震与太阳系主要天体的特殊位置的关系,说明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它预报手段,对中国地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