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118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度高、强度大、范围广、灾害严重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地震记录和地震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地震学界有关地震科学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在国际地震学界占有特殊的地位并为国际地震学界所瞩目和渴求。为了全面掌握我国地震研究的始末,继承我国地震学前辈的研究遗产,促进国内乃至国际地震学研究的发展,进一步适应文献检索现代化的需要,开创我国地震研究的新局面,着手编纂一部完整的、系统的、可供直接利用的地震科技文献目录是十分必要的。在江苏省地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中地震史料更为世人所瞩目。挖掘和研究我国地震史料是地震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推动和深入我国地震史料的研究工作,发挥地震史料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于1987年11月3—5日在昆明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得到史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省地震局和地震出版社的组织和支持下,在以孙寿成同志为主编的编辑组全体同志努力下,经过三年多的勤奋工作,中国首部地震文献目录《中国地震科技文献题录大全》业已编纂完成,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是由山西省、辽宁省、河南省、四川省、上海市等五个省、市地震局联合发起,得到地震系统各单位、社会科学部门和有关高等院校的大力支持。 与此同时,由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山西省地震局共同举办了全国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50篇,全文86篇。出席会议的有58个单位120名代表。凡报全文的作者,均在会上作了交流。会议交  相似文献   
5.
6.
一、日本第一个海底地震观测系统 日本地震观测是由日本气象厅和几个大学负责的,观测点密度很高,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但这些观测设施都设在陆地上。对于日本来说,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太平洋一侧的海底,尤其巨大地震多发生在海底。因此,仅依靠地面台观测地震,显然有很大局限性,进行海底地震的直接观测势在必行,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日本气象厅经过长期努力研制出海底地震仪,并首先于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南黄海地震的经验教训,并根据我国海岸线长、海域大、滨海省市多、海洋地震活动频繁的实际情况,概述了海洋地震学研究的重要性;指出海洋地震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研究海底的构造和运动为主要课题,进而研究地球的构造、运动,乃至地震成因、地球起源等;分析了在我国开展海洋地震学研究的有利因素。最后对如何开展海洋地震学研究提出了几点设想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197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巴黎召开的“地震预报的科学、社会、经济问题”的一次专家小组会上,首次提出建立国际地震  相似文献   
9.
10.
叙述了地震科学的发展和与地震科学发展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在现今地震科学发展的形势下,地震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视野应朝何方面扩展和延伸,得出地球科学的研究必须以全球观点予以推进和参与才有出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