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科学   1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杨武  陈静  李晓娜  俞宙  罗燕 《广东气象》2012,34(3):53-56
针对3G时代的通信科技发展趋势和广东省手机气象信息服务现状,分析了手机气象信息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3G时代手机气象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3G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手机气象信息服务提供了先进快捷的手段,但免费提供天气信息供应商的不断涌现和服务形式的多元化,也给手机气象信息服务带来了严峻挑战,导致传统的手机气象短信用户量增长明显放缓,甚至下滑.在3G新形势下,气象部门应结合当前通信科技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从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天气客户端软件、尝试在手机气象信息服务过程中投放广告、建立手机Wap气象网站、开通官方气象微博以及大力发展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等方面着手,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渠道,全方位满足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的不同需求,以确保手机气象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复方治疗肝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甲胎蛋白(AFP)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术后患者30 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 例予肝复方治疗,以21d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对照组10 例不予药物治疗。观察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AFP水平。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F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复方可明显改善肝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证候,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3.
4.
应用正交试验优选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青鳞鱼蛋白质的水解条件。结果表明:(1)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pH7.0、温度50℃、时间3h、酶浓度10,000μ/100ml;(2)胃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pH3.5、时间2.0h、温度40℃、酶浓度300μ/100ml;(3)以去内脏青鳞鱼为原料进行双酶水解,蛋白质水解度可达83.8%。水解液经脱臭浓缩可制得a──氨基氮≥1.5g/100Inl的HAP。它可作为海鲜食品的添加剂,也可制作海鲜汤料或作为膨化食品的辅料。  相似文献   
5.
利用双向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式和大气化学模式系统, 研究了中国与邻近地区人为污染排放引起对流层臭氧变化和产生的辐射强迫.结果表明, 污染排放对对流层臭氧含量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对北方的影响不如南方显著, 西部的季节变化稳定且小于东部, 内陆污染地区各季节臭氧柱含量的变化量均较高.对整个模拟区域而言, 臭氧变化量的年平均值为30.928 DU, 春季最大为32.168 DU, 而空间分布变化在12~38 DU之间.臭氧变化量对北方地区辐射的影响较小, 而对低纬和华东地区影响较大, 臭氧变化量引起的晴空地气系统短波辐射强迫、长波辐射强迫的平均值分别是0.185 W·m-2和0.464 W·m-2, 标准化短波辐射强迫与净辐射强迫值为0.006 W·m-2·DU-1和0.021 W·m-2·DU-1.气候反馈过程对对流层臭氧含量的影响范围在-0.470~0.752 DU之间, 包含气候反馈过程的区域年平均臭氧变化量是30.942 DU.在气候反馈条件下, 臭氧变化量的短波和长波辐射强迫分别是0.249 W·m-2及 0.482 W·m-2, 标准化的短波与净辐射强迫值为0.008 W·m-2·DU-1和0.024 W·m-2·DU-1.臭氧变化量导致地表温度的变化范围在±0.80 K之间.  相似文献   
6.
2017年江西副热带高压边缘雷暴大风回波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MICAPS天气资料、WebGIS雷达拼图、自动站、强天气监测和雷电监测等数据,对2017年8月江西副热带高压边缘产生的4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采用数据统计、形态特征对比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北部回波和南部回波发生辐合运动时,南面回波会发展的更为旺盛,形成飑线回波带。回波的传播方式一方面加快了回波移动速度,另一方面改变了回波的移动方向。副热带高压边缘雷达回波特征主要有两种:一是南北向短带回波,有时会发展为弓状回波;二是强回波单体,超级单体和复合单体回波。带状回波上,雷暴大风分布在回波带前沿,尤其是弓状回波带的头部,雷电分布则在回波带移动方向的后侧;强单体、超级单体和复合单体回波上,雷暴大风和雷电集中在强回波中心附近区域。超级单体回波具有55~60 dBZ块状回波结构,垂直液态水含量VIL达到60 kg·m~(-2);相对风暴速度SRM图上和垂直径向速度RHI_V图上,都具有相邻的正负速度对和达到中等以上中气旋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了河北及邻区174个宽频地震仪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记录到的全球范围内体波震级6.0级以上、共488个远震事件的波形资料。利用H-k叠加搜索方法得到河北及邻区143个台站下方接收函数、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及邻区地壳厚度具有明显的分块特征并与区域构造背景有较好的相关性,泊松比值在0.25上下变化,与全球的泊松比估计值相当。河北及邻区地壳厚度以太行山山脉为界呈现出东薄西厚的特征并与地表地形起伏呈正相关;山西地震带南北地壳厚度存在明显差异,大同、宁武及安泽盆地地区泊松比值超过0.3;张-渤地震带地壳厚度由东至西逐渐增厚,泊松比值存在较强的横向变化。华北平原地震带呈现出的薄地壳和低泊松比值特征可能与华北克拉通拆沉作用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利用MICAPS天气资料、江西WebGIS雷达拼图、自动站、强天气监测和雷电监测等数据,对2017年8月江西副热带高压边缘产生的四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采用数据统计、形态特征对比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北部A回波和南部B回波发生辐合运动时,B回波会发展的更为旺盛,形成飑线回波带。当东北~西南走向的回波带,发生转向为南~北走向时,是形成弓状回波带的前兆。副高边缘对流单体回波分布很广,江西境内大多数地方都可以产生,雷暴大风发生在个别强回波或短带回波中。回波系统在不断向东移动过程中,其东南侧不断触发产生新的对流单体,通过不断合并,不断新生单体,形成向东东南方向“传播”的发展趋势,造成回波系统向传播方向移动。回波的传播方式一方面加快了回波移动速度,另一方面改变了回波的移动方向。副高边缘雷达回波特征主要有两种:一是南北向短带回波,有时会发展为弓状回波;二是强回波单体,超级单体和复合单体回波。带状回波上,雷暴大风分布在回波带前沿,尤其是弓状回波带的头部,雷电分布则在回波带移动方向的后侧;强单体、超级单体和复合单体回波上,雷暴大风和雷电集中在强回波中心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9.
利用MODIS-GOCART同化的2001年逐月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在修改区域气候模式RegCM2辐射方案的基础上,连续积分5年获得平均的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短波和长波直接辐射效应,并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气溶胶垂直分布对辐射强迫及其气候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胶的短波辐射效应能冷却地表、加热大气;长波辐射效应能加热地表、冷却大气;大气顶净辐射强迫年平均为-4.1W/m^2;辐射强迫绝对值在春季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模拟区域中最大辐射强迫值主要位于华北、华南地区及四川盆地;气溶胶垂直分布是影响气溶胶辐射强迫的重要因素。总体上气溶胶层越靠近地面,大气顶辐射强迫绝对值越大,地表辐射强迫绝对值越小,大气顶辐射强迫对垂直分布较敏感;气候系统的反馈作用会放大气溶胶垂直分布对辐射气候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辐射传输模式CRM中引入粒径为0.5、1.0、2.0、4.0、8.0 μm的5段矿尘气溶胶粒子,模拟计算气溶胶对短波辐射通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气溶胶引起晴空短波净辐射通量减少;在分布有气溶胶的层内,粒子半径增大、光学厚度增大都会使短波净辐射通量减少;在气溶胶层以上,辐射通量的变化与具体的粒子半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