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科学   2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快省台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从1988年初开始建设的省台实时预报业务系统(STYS)第一期工程。目前有些项目已投入业务使用。该期工程包括建设一个微机局部网络、实时资料库、预报子系统、填图子系统、图形子系统和服务子系统六个方面。微机局部网络是采用3com 公司的3~ 网。目前开设四个工作站,网络性能良好,运行稳定,保证了各子系统共享实时资料和系统间的联系。实时资料库能实时处理三路电传报文,资料有高空、地面、辅助图、格点(欧洲中心及  相似文献   
2.
在省级气象台天气预报实时业务系统(简称STYS)中,实时资料库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核心。本文重点介绍我们在实施STYS中,如何开发实时资料库,并使其真正能具有资料的实时性、正确性、完整性,为各子系统提供必需的实时资料。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在天气预报和研究中,大气环流资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所去年从国外引进的一台 PDP-11/23计算机,拥有较丰富的外存容量,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数据文件管理功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着手建立一个省级大气环流资料多用户管理检索系统。系统集合了省级气象单位所需的基本环流资料,以约定的数据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或磁带上。整个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即资料的预处理、数据的组织和管理、资料的检索和应用。其中前面两个部分是面向系统管理员的,第三部分则是面向用户的。系统管理员和用户通过系统提供的不同种类的命令  相似文献   
4.
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的开展,对中期天气业务预报的定量化与自动化要求日益迫切。为此,我们研制了一个用于中期天气业务预报的软(硬)件系统MWOFS。该系统应用欧州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中期数值预报产品与谐波分析技术,用模式输出统计的方法建立了中期天  相似文献   
5.
将离散涡度值展成富氏级数,发现增长波(C_i>0)的数目和台风过程雨量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6.
台风路径预报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现代气象预报要求对多种预报方法进行综合和决策,并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定量化和自动化的预报系统。近年来,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对进入第二警戒区  相似文献   
7.
大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划分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祁新华  程煜  陈烈 《热带地理》2008,28(1):37-41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三步法"进行广州市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划分:第一步采用区位商法,以区(市)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选择能够反映城市地域特征的6个指标,进行地域结构的大致划分;第二步以镇(街)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为依据,进行边缘区进一步细分;第三步参照城市意象分析方法,根据主要景观轴的景观梯度变化验证城市地域结构划分效果.划分结果比较符合广州市的地域空间格局,有助于广州市城市地域空间管理,也为国内其它城市地域结构划分提供新的思维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祁新华  程煜  陈烈  朱宇 《地理研究》2008,27(2):421-430
文章以广州市为例,揭示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变规律:首先,人居环境系统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各阶段在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形态、景观类型、土地利用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特征;其次,提出了人居环境容量概念,并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发现边缘区人口密度不断地增加,人居环境容量逐步趋于饱和;第三,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演变呈现出不均衡的周期性变化。在此基础上,借鉴Verhulst逻辑斯蒂方程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演变的阶段性、生命周期与可持续发展模型。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规律,可为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充实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木荷马尾松群落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年变化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州市国家森林公园木荷马尾松群落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年变化格局进行了分析.群落通过枯枝落叶形式每年向林地归还养分(N、P、K、Ca、Mg、Fe、Mn、Cu、Zn)总量为217.310kg·hm^-2.其中5种大量元素年归还量顺序为N〉Ca〉K〉Mg〉P,4种微量元素的为Fe〉Mn〉Zn〉Cu.群落通过落叶归还于林地的养分量占总量的80.49%,并以木荷叶为主,它主导了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林凋落物的年凋落量及养分归还量.9种营养元素归还量在不同月份间的变化很大,在4月N、P、K、Mg、Mn达到第一个归还高峰,8月N、P、K、Ca、Mg、Fe、Mn又出现第二个归还高峰;Ca、Fe、Cu、Zn的第一个归还高峰在5月,Cu和zn的第二个归还高峰在7月,在11月除Cu外各养分元素又有一个小归还峰.凋落物的C/N年变化量在27.38~40.29之间,C/P年变化值在1045~1703之间.在4种组分中,以落叶对N、K、Mg、Mn年归还的贡献最大,落枝对Ca、Cu、Zn年归还的贡献最大,落果对P的年归还贡献最大,而花及杂物对Fe的年归还贡献最大,养分利用效率以P和4种微量元素的较大,它们(特别是P)较易成为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林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0.
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具备动态性、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可控性等基本特征.中国在长期执行城乡"二元"体制下,大城市边缘区明显的边缘效应叠加上人居环境发展进程的"二元化",形成中国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突出的"二元"性特征.从地理位置、人口结构、土地利用方式、地域景观、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形态、管理方式等方面均表现出与城市核心区及乡村人居环境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