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遵义实时业务监控系统初步实现对各项业务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使业务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客观地掌握所有实时业务的情况.该系统能用声音和图形方式对出现的故障或问题及时报警,提醒管理、运行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保证各项实时业务的正常运行.该系统加强了对业务运行情况的自动化监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克林 《贵州气象》2001,25(3):40-41
介绍了在遵义市气象局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基础上,创建气象信息网页,电子邮件与FTP传输系统等,实现了与政府各部门,县,市气象局之间的气象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3.
统计了成都市1950—1996年火灾发生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气象因素对年、月火灾总次数的影响,为建立火险潜势预报模型提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市气象局新办公楼局域网中合理规划设计,采用无线网络解决了与713地面观测站、防雷工程公司等所在独立建筑物的计算机网络连接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分辨率0.05°×0.05°)和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2012年5月21日贵州西南部出现的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发生在大气层结十分不稳定和高低空急流耦合的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MCS逐渐向MCC发展演变而造成,具有典型的中尺度特征.从各要素场上看,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与暴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从螺旋度的大值中心强度和位置演变上看,都较好地反映了暴雨落区和降水强度的变化,其时空演变对暴雨发生有着一定的预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流参数的贵州春季冰雹潜势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水  原野  牟克林  彭芳 《热带地理》2013,33(1):9-12,6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0°×1.0°格点再分析资料,计算了贵州2001-2010年春季对流参数并插值到贵州84个站点上,结合贵州春季冰雹实况统计分析,选取与冰雹相关性好的对流参数作为预报因子,分别用判别分析法和指标叠加法制作冰雹潜势预报,结果表明:指标叠加法优于判别分析法.最后用指标叠加法试报了2011年3-5月、2012年3-4月的冰雹,临界成功指数CSI=51.85%,命中率POD=93.33%,虚假报警率FAR=18.84%.  相似文献   
7.
牟克林 《贵州气象》2002,26(1):29-31
介绍了遵义市气象台业务综合平台软件的功能,该软件初步实现了对中短期预报业务工作的监控,方便了预报员的微机操作和部分Micaps系统维护,软件操作简单、升级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国T639预报模式提供的气温数值预报资料及两要素加密自动站气温资料,对贵州省内2 000多个乡镇站点进行气温精细化预报研究。结果表明,在对2013年1—3月预报时效为24~168 h的气温预报试验中,无论从均方根误差的角度还是按照贵州省的业务评分标准,进行降尺度技术处理后的精细化气温预报效果较直接的气温预报有着明显的改进。试验中,对于24 h的预报改进最明显,均方根误差减少达19.1%,预报业务评分改进达24.5%,全省平均评分均在70%以上,较大幅度地改进了T639预报模式直接提供的气温预报。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家局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业务规范,从贵州省天气雷达在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和业务需求出发,设计和建设了天气雷达业务联防系统,简要介绍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0.
基于EXCEL报表格式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评估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气象部门空气质量预报质量考核和管理暂行办法》中的方法和贵州省气象局对贵阳市空气质量评分报表的上报要求,利用Visual Basic可视化语言研制了自动化较高的空气质量预报质量评分及报表生成系统。该系统把精确度和传输时效评分单独评估,然后根据需要自动生成报表文件上传,同时还可以制作年报表。系统在贵阳市投入试运行,通过对报表文件的查对,结果表明该系统科学可行;对使用者进行调查表明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同时非常省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